解码中国—东盟合作的“宁波密钥”信息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日期:2025-02-14 15:0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这几天,第31届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甬举行。

  四明大地,来了许多东盟新朋友,也有许多阿拉老朋友,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前来,像是一首首待完成的歌。

  港口基因×自贸红利:

  1+1>2的贸易方程式

  在宁波舟山港的龙门吊与越南海防港的货轮之间,流动的不仅是集装箱,更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经贸史诗。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宁波这座海上丝路“活化石”便以年均约10%的进出口增速,将东盟刻入“前三甲”贸易伙伴的黄金席位。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年,宁波海关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超70万份,铺就的“关税减免通道”,享惠金额超290亿美元,与宁波舟山港的百余条东盟航线,共同织就海上经纬——

  2022年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东盟依然是“绝对主力”。三年来,宁波抢先谋划、积极布局,力争走在前列、争创一流。

  入夜,越南胡志明市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浙江海港(越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戎朝挺的越洋电话依旧打个不停。

  自2023年11月挂牌运营以来,这家隶属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的企业,已为20余家中资企业搭建起“门到港”定制化物流方案,实现“港口-航线-仓储”的物流闭环。

  千年丝路焕发新动能。

  “今年9月,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南宁召开,宁波市一直积极参与该展会。本届展会一大亮点是首设‘新质生产力专馆’,围绕绿色低碳热点,宁波的光伏、新能源等产业与东盟的绿色转型需求悄然碰撞。”市商务局贸促处处长张阳松透露。

  当传统贸易遇上数字革命,宁波这座“单项冠军之城”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合作维度。

  宁波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宁波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532.1亿元,占对东盟出口整体的53.1%,其中,注塑机出口增长70.7%。

  从“单点贸易”到“生态输出”:

  宁波对外合作的2.0版本

  在宁波跨博会展区,越南采购商阮氏梅正用AR眼镜扫描一款储能设备。去年,她率领的越南百人采购团在宁波掀起了一阵东盟旋风。

  她说,她们追逐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数字贸易的“未来通行证”。

  “传统贸易的边界正在消融。”宁波狮丹努进出口公司负责人举例,狮丹努凭借在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布局的多家生产基地,上榜了2024年度宁波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20强、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将服装设计环节前移至越南市场调研。

  “过去是‘生产—出口’,现在是‘需求—定制’,推动从‘贸易型出海’向‘生态型出海’转变,要致力于构建海外市场的生态体系,通过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方式,与国家级合作机制形成共振,使宁波成为新形势下国际合作的城市范本。”市商务局局长励成杰指出。

  更硬核的突破藏在细节里。

  2021年,宁波力勤和印尼伙伴选中太平洋小岛奥比,投资14亿美元建设的一期镍钴湿法项目投产,获评浙江省“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并入选印尼国家战略投资项目;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力勤作为唯一的宁波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并与印尼三荣集团签署协议。

  如今,宁波力勤在园区已累计投资50亿美元。去年底实现分红。

  潮声激荡处,小岛成为联动区域的载体,亦是开放合作的象征:太平洋的风浪从未停歇,但航线始终向前。

  数据印证着共识——去年,宁波市对东盟进出口1876.9亿元,增长20.7%,其中出口1002.8亿元,增长24.2%。

  椰香糯米对话宁波汤圆:

  软实力背后的硬连接

  文化的共鸣往往始于味蕾。

  在宁波南塘老街,越南咖啡店老板陈氏香将宁波汤圆融入越式甜品,创造出“椰香汤圆冰沙”。“这不是简单的混搭,而是两种饮食智慧的对话。”她说。

  “宁波青团很好吃!让我想起了缅甸传统小吃Mote Lone Yay Paw,是我们新年食谱上的重要甜点。”在一次来甬的考察中,缅甸天网电视台节目制作人楷丁扎兴奋地说,她的家乡小吃和宁波青团就像“双胞胎”,佐以椰蓉粉,又是别样的风味。

  这种交融不止于市井——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印尼是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鄞州区锦苑社区的智慧运动健康中心,去年,当马来西亚参观者MOHD HILMI BIN DAHLAN体验完运动器械后,对这类“小而美”的互动赞不绝口;

  泰国素叻他尼府的果农,正学习宁波大数据如何让榴莲跨越山海保鲜……

  更深的联结,在指尖跃动、在云端延展、在时空交织中生长。

  当浙江万里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大纲,共同镌刻上“东盟跨境电商实务”的崭新篇章,人才的共育之桥已悄然架起;

  当宁波空港与东盟国家间搭建起“空中走廊”,便捷往来的不仅有商贸精英、智库学者,更以多条直通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越南河内等地国际全货机航线,串联产业链、供应链互融互通的坚实纽带。

  去年正值“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宁波图书馆举办“泰国之窗”主题活动,其中泰国主题书展与泰国主题人文风情图片展令人流连。

  在印尼雅加达,去年第六届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现场,宁波风韵盎然其间。宁波舟山港、天一阁、天封塔、东钱湖,地标辉映;海报、吊旗、大屏间,四明画卷流光溢彩。

  在柬埔寨,狮丹努(柬埔寨)针织有限公司,“光影里的宁波”全球百企百展首展,“圈粉”数万外籍员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宁波的选择颇具隐喻:以港口为支点,撬动供应链韧性;以产业为纽带,重塑全球化逻辑;以文化为介质,消解文明冲突。

  当东盟货轮与宁波龙门吊同频作业,这座城市的实践已给出“如何与世界共处”的参考答案——开放不是策略,而是生存哲学。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