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商务工作总结信息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24-03-08 17:16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202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坚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根本遵循,全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积极稳外贸促消费强平台优环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考评蝉联全国“第一档”,老外滩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获评全省商务系统考核优秀,为全市“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作出积极贡献。

一、2023年全市商务经济总体情况

(一)对外贸易回稳向好。2023年,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为12779.3亿元、8287.8亿元和449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0.7%、1.1%。

(二)社零餐饮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2.6亿元,同比增长6.5%;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01.6亿元,同比增长13.7%。

(三)批发零售贡献明显。2023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4%、12.8%,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2.1%。

(四)运输相关行业营收筑底回升。2023年,全市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下降43.8%。

(五)数字贸易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2301.8亿元,同比增长14.8%。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376.4亿元,同比增长17.8%。

(六)对外投资稳进提质。2023年,全市备案(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351家,备案(核准)中方投资额56.9亿美元,同比增长43.5%。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0.4%。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聚焦抓示范带全局,改革攻坚取得新突破。一是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7家单位获省委省政府表彰,5项案例、8个项目入围全省最佳实践案例和改革试点,作为唯一市级代表在全省“一号开放工程”大会作典型发言。二是推动“一带一路”领跑示范。3项成果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1家企业入围中国100强跨国公司,8家企业入选省本土跨国公司“领航”企业。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支持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累计培育5家国家级和179家省级“领跑者”企业、17个省级改革试点产业基地、258种“三同”产品,数量均居全省第1,作为唯一市级代表在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会作典型发言。四是推进共同富裕创新引领。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6个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纳入全省典型案例,宁波经开区“保税飞仓”、慈溪经开区“产业飞地”获评省级优秀实践案例。

(二)聚焦稳规模优结构,外贸跃升释放新动能。一是全力拓市场抢订单。在全省率先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迭代升级涉外商务人员出入境便利化举措,组织境外拓市场团组超400多个,第133、134届广交会宁波展位数均居全国交易团第5,全年对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5.7%、47.2%、14.4%、4.9%。二是发力新业态新模式。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新模式,亚马逊海外购首个前置保税仓落地,海外仓面积占全国的1/6。获批全省首批数字贸易示范区,3项“宁波经验”入选服贸会示范案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考评居全国第7。三是聚力调结构增效益。开展贸易端与生产端系列对接会,全年家用电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2.2%、32.9%,二手车出口数量超1.7万辆、金额超30亿元,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加强出口品牌培育,累计获评199个“浙江出口品牌”,居全省第1。四是大力抓招引扩进口。推进重点民营外贸企业与国企平台混改,新增4个省级重点进口平台,全年大宗商品进口增长26.2%。第六届进博会达成意向采购成交额36.7亿美元,居全国交易团第5位。五是着力强政策优环境。扩面中小微企业政府统保平台支持范围,“甬贸贷”融资平台发放贷款超139亿元,惠及企业超2300家。狮丹努等4家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并获得全胜,商务部贸易摩擦应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三)聚焦促消费畅流通,内需提振激发新活力。一是营造城市消费烟火气。实施“双促双旺”促消费行动,开展宁波购物节、亚运集市、金秋购物季等1100多场促消费活动,带动销售额500亿元以上。二是培育新型消费增活力。做强“直播经济”,获评全省首批新零售示范城市,新增1个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培育“首店经济”,引进华东首店京东MALL、浙江首店开市客等品牌首店132家。壮大“品牌经济”,新增中华老字号5家、浙江老字号9家、宁波老字号35家。创新“夜间经济”,通过地铁限时免费通行、放宽商业外摆限制等举措,活动期间夜间日均客流增长1.3倍。三是打造消费升级新场景。老外滩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新增3个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2个省级县域商业体系试点、2个省级示范智慧商圈创建试点,17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省国内贸易总结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四是完善流通体系畅循环。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新增3家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省级供应链协同创新综合体。成功获批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4家企业获评全国商贸物流重点企业,新增6家省级绿色商场。

(四)聚焦谋创新强突破,平台赋能塑造新优势。一是高质量建设枢纽自贸区。争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启运港退税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落地实施,开通首条定期洲际客运航线和4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成为全球第5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宁波舟山”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9。开展“一区一件事”改革创新,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成效领跑全国,16项案例被第三方权威机构评定为全国首创,1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国家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二是高水平办好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组织会议论坛、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27项重要活动和22万平方米贸易展览,吸引全国专业采购商超1万名,达成中东欧意向采购订单超105亿元,签约外资项目总投资177.8亿美元。三是高标准推进中东欧示范区建设。获批全国唯一的中东欧食品进口先行先试口岸,全国首个中东欧跨境自提中心落地,中东欧商品常年馆直销中心增至54个,全年对中东欧进口133.8亿元,同比增长20%,中东欧示范区进出口额累计突破2000亿元。四是高起点推进开发区争先进位。实施国家级开发区争先进位三年攻坚行动,明州经开区获批省级开发区,宁波经开区、杭州湾经开区综合考评排名分别跃升至全国第12、第27。出台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波保税区综合考评保持全省第1。

(五)聚焦惠民生优环境,商务为民再上新台阶。一是抓党建业务融合提升。突出政治引领抓好主题教育,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100多次,中东欧合作工作案例入选省“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典型案例,我局作为市直机关唯一代表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抓应急保供水平提升。组织实施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全力做好节假日和冰雪极寒特殊天气“菜篮子”供应保障,市场监测预测预警工作质量评价考核居全省第1。三是抓行业监管能力提升。牵头建立月子中心等新业态新领域监管体系,妥善处置毛里求斯劳务人员涉访事项,化解成品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等来信来访800多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连续七年被评为“市行政服务中心先进进驻单位”。四是抓平安建设水平提升。紧盯“护航亚运”、中东欧博览会等重要节点和商务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实地督导检查100余次。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