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 大闸社区发挥党委作用集聚社会资源 营造居民美好生活圈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23-08-16 11:34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在广泛征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案例和企业案例的基础上,委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亮点突出、创新性强、有借鉴意义的案例进行了筛选提炼和汇编,形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面向全国共80个城市征集,共60个案例入选,在浙江省入选的8个案例中,宁波有4个案例,占一半比例,分别是:宁波市大闸社区、宁波优城悦邻、宁波市锦绣社区、宁波万策商业。案例将陆续在宁波商务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供各地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大闸社区成立于2000年,包含3个居民小区,常住居民5100余人,其中老年人1260人,占比约 24%,包含早餐店、特色餐饮店、便利店、缝补点、服装店、药店等300多家便民商业网点。社区加强党委领导作用,通过组建党建联盟集聚资源,对接需求打造特色服务,党民合力建设便民设施,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居民美好生活圈。2022年,大闸社区成功获评宁波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街坊式)。
大闸社区党委牵头组建“蜜邻微家”党建联盟,包含辖区党员、共建单位企业、爱心商家、群众等。党建联盟以“大闸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宗旨,围绕“小事共助、大事共议、矛盾共解、问题共决、难题共治”的理念,打造“蜜邻学习社”、“蜜邻志愿会”、“蜜邻联席会”等品牌,形成党建引领下的齐抓共管治理新格局。从2016年开始,社区培育“蜜邻微+”志愿者联盟联合小区居民、商户、企业职工、志愿者等多元主体,依托甬爱E家、6C联盟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阵地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志愿服务。目前志愿者联盟包括600余人、60多家单位。
大闸社区党委依托实体网格建立16个微信群,覆盖39个微网格,入群人数占户籍人口比例超过50%,建立“线上共在”沟通模式。社区党委充分利用网格力量,指导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志愿者开展问卷调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摸清居民养老需求,形成“红、黄、蓝”三色清单,其中,“红色清单”收集居家养老设施布局意见,“黄色清单”收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意见,“蓝色清单”收集关于嵌入物业服务的意见。围绕居民实际诉求,推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志愿者联盟成员提供助浴、助餐、日托、康复等20余项服务。同时,社区党委牵头建立服务微评价机制,引导居家养老管家、邻里中心运营单位等收集居民意见,实现服务效果“邻里评”,对服务内容实时动态调整。
大闸社区党委利用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建设普惠性邻里食堂。其中,由万星汇企业提供场地,政府投资支持场地装修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提供普惠性餐饮服务。普惠性邻里食堂为60-70岁之间的老年群体提供7折用餐优惠,为70岁以上的社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此外,大闸社区党委引入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同时,设置城市居家养老房样板间,售卖智能化适老设备,所得运营收益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公益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