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时请注意!宁波进口消费品不合格率达18.6%信息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日期:2020-03-13 11:1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购买进口商品早已化为市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那么,从宁波口岸入境的进口消费品,品质是否有保障?
  12日从宁波海关获悉,2019年宁波海关实施进口消费品风险监测共抽检742批,检出不合格138批,不合格率18.6%。其中,轻纺类产品检出问题最多,主要不合格原因有品质不合格、产品设计缺陷和标签标识不合格。
  牙刷成了不合格产品的“重灾区”。
  2019年,宁波海关抽检了来自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进口牙刷50批,检出不合格37批,不合格率高达74%。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牙刷单丝弯曲恢复率、磨毛(刷毛单丝顶端轮廓)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若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消费者口腔软组织和牙龈表面发生损伤。
  此外,设计缺陷、原辅材料不合格和标签标识问题,让很多进口服装也被列为品质不合格产品。在抽检的198批进口服装中,32批次不合格。“抽检中,有一批次儿童服装胸部绳带过长,这会提高儿童活动过程中造成勒伤和窒息的危险。”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主要不合格项目则是标签标识信息不全。宁波海关抽检了进口不锈钢保温杯、玻璃杯、便当盒、餐具等食品接触产品99批,检出不合格36批,不合格率达36.36%。
  进口文具共被抽检90批,包括铅笔、橡皮、固体颜料、卷笔刀等产品,不合格20批。主要不合格原因是商品无中文说明、未标注年龄范围、无警示说明等。据了解,我国标准GB 21027-2007中要求,手工剪刀、卷笔刀等如因功能性必不可少而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时,则应设警示说明的规定。
  对监测发现不合格情况,宁波海关已依法进行了处置。
  同时,宁波海关特别提醒消费者:
  法检的进口消费品在进口时由海关实施检验,消费者可在购买时验证相关证明文件;
  进口玩具、进口家用电器、进口儿童安全座椅等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进口消费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应重点查看CCC标志或CCC认证证书;
  进口消费品在国内销售的必须有中文使用说明和标识,标明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等,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务必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和标识;
  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发现质量问题时可向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