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模具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修炼”秘诀信息来源:宁海县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9-08-28 14:08
日前,商务部新认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名单,我县的模具基地名列其中,是继文具后的第二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招牌。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是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集生产和出口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聚体,是培育信息、营销、品牌、质量、技术、标准、服务等出口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该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出口规模、出口潜力和技术水平,必须是示范带动效应较强的、某一特定行业的产业集聚区。”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政府、企业、协会的共同推动下,宁海模具在产品出口、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出口竞争力明显提升,外贸发展模式转型明显推进。目前,宁海模具基地拥有模具专业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44家,特色产品总产值达到105亿元,产品涵盖塑料膜、冲压模、橡胶模和压铸模等6大类2000多种, 2018全年基地特色产品进出口额达15.8亿人民币,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国字号”示范基地是如何炼成的?记者将多角度解读宁海模具产业的“修炼”秘诀。
优势集聚
助力市场多元发展
宁波跃飞模具出口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5个国家;宁波震裕模具拥有 3 个海外办事处,产品销往全球 10 多个国家;现代模具为国外客户(日本本田汽车、东芝电器、索尼电器、欧美洲公司等)制造汽车配件、家电、通讯建材及其他模具产品,出口占比达到 90% 以上……近年来,宁海模具企业的海外的“朋友圈”持续扩容,从过度依赖欧美国家到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市场格局,横跨欧美亚非的全球性市场。
与贸易伙伴“扩容”相伴的是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据悉,宁海模具基地出口规模行业领先2018 年,基地企业累积出口金额达 41.88 亿元,其中模具规模以上企业累积出口金额 14.66 亿,占基地总出口额的 35%,注册境外商标数达155 项。
出口市场多元、对外贸易活跃,已然成为宁海模具一个新标签。“模具基地主要特色企业在巩固原有优势市场基础上,不断开拓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北欧等新兴市场,为企业稳定出口,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方正、双林、震裕、第一注塑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型出口企业。”县模具协会会长蔡能平告诉记者,以方正模具为例,企业出口产值占到总产值的50%,并在德国、墨西哥设立办事处,方便贴近当地市场、进行客户的维护。“可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已经放眼全球市场,朝着市场多元化方向驰骋。”蔡能平表示。
而这背后,源于宁海模具产业基础好、集聚优势突出带来底气。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地,我县模具产业实现从模钢、模胚、模架、透气钢、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直至模具检测、激光修复等全产业链覆盖。产业配套的能力在国内同行处于领先地位,基地内企业实现 90%的原材料本地采购,大幅提升了企业利润空间和产业竞争力。“比如在德国市场,我们的产品在价格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西班牙市场,交期及时、品质稳定的宁海制造让顾客更安心。”业内人士表示。
而设备先进、工艺领先成为宁海模具拓展海外版图的有利武器。近年来,我县从日、美国、德等国家引进了一批高精度高转速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大型龙门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多型腔复杂塑料模、大型精密模等相继诞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运用于模具生产制造流程各环节的尖端设备一应俱全,从而全方位保证了宁海县模具以高精度、长寿命领先于国内模具市场。
品牌建设
增加竞争优势
历经多年发展和积淀,宁海模具基地在产业组织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验。
在产业组织服务方面,成立二十年之久的宁海模具行业协会,持续为会员单位提供培训、参展、沙龙、考察、宣传等全方位服务,2017 年成功推动宁海创建省内首个出口模具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推动宁海模具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在协会引导之下,企业实行抱团发展,不仅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区域品牌形象,也成为宁海模具基地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据悉,宁海模具企业经常抱团参加模具展销活动,进行模具的展示以及采购,为模具基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1 年底至 2012 年第一季度,14家模具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模具展,获得 1000 多万欧元订单;而且第一注塑、跃飞模具和大鹏模具还联手在北美设立维修点,扩大与海外国际市场交流,方正、震裕、双林等多家家龙头企业则在国内市场上通过合作或自建的方式组建了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
宁海模具还十分重视品牌建设,坚定地走品牌兴业路线,真正诠释了品牌就是生产力。
技术稳定、层次较高、价格适中、交货时间快——这是外界对宁海模具企业的固有印象。 “无论是交期、价格还是使用寿命,宁海模具在国内外都是有口皆碑的。”蔡能平告诉记者,这种印象是对模具行业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宁海模具品牌的认可。
近年来,我县以加快产业现代化转型和增强出口竞争力为导向,大力推进基地内模具制品企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全国和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多年努力下,2016 年,位于宁海的宁波模具产业园区授牌成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成为宁波第一个国家级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为业界所瞩目。
与此同时,基地内企业还积极参加大型模具评比与竞赛来打造独特出口品牌优势。一些龙头企业如大鹏模具获得了中国模具之都综合生产 50 强企业、中国大型模具注塑骨干企业等称号并被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宁波双林模具被评为中国精密模具注塑骨干企业;一汽大众模具供应商——第一注塑多次在各个项目上获得精模奖一二等奖。截至 2018 年底,基地内模具行业已拥有省级特色品牌数量 5 个,中国驰名商标 1 个,自主品牌数有 7 个。
创新驱动
促进转型发展
而宁海模具基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除了企业自身不断突破发展之外,创新驱动也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宁海模具产业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曾开创了数项全国第一。国内第一套双桶洗衣机模具、国内第一套 43 寸液晶电视机模具、汽车油箱模具等等都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县新引进的荣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研发成功“阴膜吸附”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近年来宁海模具企业连续在全国模具“精模奖”评比中获奖,都充分展现了宁海模具的技术创新实力。
创新的驱动,离不开企业不断加码的研发投入。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模具企业均建立了模具研发中心,有的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共同攻克尖端技术难题;专利申报工作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基地模具产品专利数量 738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90 件,基地内企业参与多项国家级标准制定。如第一注塑模具长期坚持技术创新,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超过 8%,组织的科技开发项目覆盖热流道注射成形、气体 辅助成形、铝合金铸造制模工艺等模具新技术,目前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6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8 项。
对创新的重视,还体现在模具人才的培养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举措确保专业人才供给。2018 年,政府深化人才的“百千万“工程,设立海内外人才工作联络站 7 个,新增高端创业创新团队 29 个,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 1800 人次;模具协会、宁波模具产业园、方正模具与宁海县职教中心共同签署了“宁海县模具校企联盟”合作协议,该联盟通过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一批模具产业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为宁海模具产业发展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年轻力量。此外,宁海县内的一职高、二职高、技校、宁海机电学院等中高职院校,都设立了与模具发展相关的各种专业,为宁海县模具行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宁海模具基地拥有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家、国家级产学研基地 2 个、院士工作站 3 个、重点骨干企业 8 家、高新技术企业 31 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5 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9 家、县级工程技术中心 20 家,模具相关产品专利数量 738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90 件,研发投入占比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