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贸大市的“稳”字诀信息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9-08-15 10:10
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外贸大市——浙江省宁波市以76.3的高分继续位列第8位。
今年上半年,宁波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为4327.2亿元、2778.7亿元和1548.5亿元,同比增长7.4%、8.0%和6.5%,分别高于全国3.5、1.9和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占全国比重为3.49%,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07个百分点。
按照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要求,我们着眼形势抓应对,聚集瓶颈求突破,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2019年商务攻坚克难“10+1”工程(行动)计划,先后两批推出稳外贸专项政策,精心办好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外贸各项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01、北美市场在宁波外贸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宁波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稳外贸十条”,针对企业痛点,创新政策精准发力,帮助企业稳定信心、稳定经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听取经贸摩擦应对工作汇报,深入外贸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经贸摩擦升级后,6月10日宁波市又迅速出台了新的“稳外贸十条”,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减轻负担。
02、多元化开拓市场、优化外贸结构是稳外贸的重要手段
宁波重点支持7个超亿人口国家潜力市场开拓,加大重点展会扶持力度。推进13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出口品牌。
宁波还:加速推进跨境综试区建设,研究专项扶持政策,启动运营“网购保税+线下自提”零售新模式。
1-6月,宁波跨境进口验放单量4953万票,同比增长27.7%,实现交易额89亿元,同比增长24.3%,继续保持单量和交易额全国第一。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规格、成效均创历史之最,中东欧商品展累计意向成交2.96亿美元。宁波举全市之力办好首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宁波的重大任务。
作为全国首个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市在落实2批14条便利化举措基础上,上半年再推出8条创新举措, 进一步畅通贸易通道,中东欧商品常年展新开设2个中东欧商品馆,使得中东欧商品馆数量达到25个,推进中东欧工业园(中捷产业园)、中东欧贸易物流园等境内园区建设,完善数字17+1经贸促进中心功能,提升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17+1农促会联络处等现有平台,开展中东欧商品跨境电商拓市行动,中国(宁波)-拉脱维亚跨境电子商务港湾启动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地方政府参与“17+1合作”绩效评估指数及城市排名中,宁波综合绩效及经贸合作、政策对接指数均位居第一,得分遥遥领先,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宁波市扎实推进“三服务”工作,针对全市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2435家外贸企业开展了专项服务行动,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联系制度,开展对口联系精准帮扶。上半年,宁波市商务局共开展“三服务”88次, 走访企业97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下半年,宁波市将重点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区及试点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加快转化首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相关成果,深化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全力谋划好2020年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方案,进一步提升中东欧合作水平。着眼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强重大规划课题研究,开展离岸贸易、数字贸易、转口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破题,推进国际贸易行动计划研究,推出“甬贸贷”等创新举措,全力做好中美经贸摩擦应对工作,为宁波外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