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产大米欲逐鹿全国市场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发布日期:2019-03-12 16:58
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已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居民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品牌。随着高端消费群体数量不断递增,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水稻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而大米是城乡居民的主粮,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绿色大米需求十分迫切。顺应新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市打造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大有可为。
种子+栽培
地产大米品质具有竞争优势
每年11月左右,是杂交水稻种子收获的时节。对宁波水稻育种创新团队来说,静下心来加班加点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对制种材料进行米质优劣的筛选。工人把经过处理的种子放在编了号的小方格内,团队首席专家马荣荣用肉眼仔细观察,分批次淘汰米质差的材料。至今,育成品种已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区市推广,其中2018年推广面积692.98万亩,销售种子314万公斤,销售额1.8亿元。
“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人们对大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荣荣说,筛选材料有几万份,工作量非常大,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造就了甬优杂交水稻种子的品质。近年来,甬优杂交水稻在屡创高产的同时,米质不断得以改善和提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种。高产与优质相得益彰。
据统计,在目前甬优51个组合品种中,有16个米质达到部颁二等以上,其中,甬优9号、甬优7753分别由福建和广西审定,达到部颁一等。
去年在杭州召开的全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总结暨水稻新品种食味品鉴会上,专家们根据米饭外观、气味、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5个指标,评选出2017十个浙江“好味稻”品种。甬优1540、甬优7850、甬优7860、甬优7861、甬优8050入围,占到一半。在全省多地区多县市的米质品鉴活动中,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540、甬优7850、甬优5550多次获评金奖。此外,在去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全省优质米评比中,前十名中,甬优15、甬优1538等品种占了7个。“原以为‘甬优’只是产量高,没想到米质也这么好。”省种子管理站一位专家如是评价。
从观望到接受,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高产优质的甬优种子。2018年,甬优杂交水稻种子销售量314万公斤,销售额1.8亿元。
好的种子,还得有良法配套。我市把全市的种子、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水稻产业创新与服务团队,开展超级稻栽培技术协作攻关,并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对超级稻的研究,好比创作精品那样精细,如哪一天播种、插秧、施肥、灌水、放水,都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严格操作。”鄞州区一位农技人员形象地说。
在地处象山西周的明朗农场,其中100亩水稻田的外围开挖了水渠。这里是农场的稻鱼、稻鳖、稻蟹、稻鸭共生基地。“这一片稻田不施肥、不用农药,鱼、鳖和鸭子进出自由。虽然水稻的亩产量有所下降,但生态米的品质是‘大路货’不能比的。”农场负责人肖明朗说,他注册了稻鱼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销售120亩共生基地产出的生态米,每公斤价格16元,鱼、鳖和鸭子也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效益翻番。不仅如此,共生基地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田野里黄鳝、河虾明显多了。明朗农场的生态米获评“浙江好稻米”。
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张松柏说,本地优质大米的口感不比普通东北大米差,优质大米的口感、米质、外观等已具有竞争优势。
好稻米评选
提升优质米知名度
去年底,经过专家和由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组成的50位大众评委综合打分,“甬优杯”十大好稻米出炉。参与评选的45个稻米样品由全市39家生产主体选送,品种有甬优15、甬优1540、嘉丰优2号等18个。
这是我市首次举办好稻米评选。“评选全市好稻米的目的在于加快推广优质稻米生产,培育优质品牌,推动宁波稻米生产向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市种植业管理总站农技专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好稻米的标准不再是唯产量论,而是融合了稻米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
海曙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泰粳”在此次好稻米评选中获得金奖。“要种出好稻米需要在选种、种植、贮藏等各方面下功夫。”粮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培波告诉笔者,“泰粳”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各项性状优良。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还引入了农业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建设机房,设置电子监控屏幕,实现了对承包的600亩农田和4个粮食加工车间的实时监控,并通过遥感按钮对田间排灌系统实施远程控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种植体系。
海拔800多米的奉化大雷山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且没有污染,加上天然泉水的灌溉,造就了高山大米的优良品质。经过6年的种植,奉化云雾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发的500多亩梯田已初具规模,建立了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宁波市粮食功能区。合作社负责人竺璜说,稻谷生产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执行,从投入品入手把好第一道关,再到田间操作、加工、销售,全程都有生产档案。
与此同时,象山、宁海、余姚等地农林部门也邀请技术专家和市民代表,先后举办了好稻米评选和品鉴活动。通过评比,一方面展示稻米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提升优质稻米的知名度。象山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围绕水稻生产供给侧改革,种植户在生产上选择了优质水稻品种,并因地制宜示范推广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稻田综合种养、耕地轮作休耕等一批农业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稻米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推介好稻米,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笔者注意到,去年浙江省农博会上,大米成为不少展团着力宣传的农产品。展会上冒出了热气腾腾的电饭煲,一些品牌大米现场蒸煮。谁家大米最好吃,消费者说了算。
好稻米的较量,不仅在浙产稻米之间进行,一些外省展台上也摆出了一锅锅香喷喷的好米饭。在浙吉粮食馆,浙江、吉林两省39家知名粮食企业带来了百余种产品。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些试吃活动的背后,是粮油产品生产企业看到了人们对优质大米消费的新需求,利用农博会这种大平台进行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