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金字招牌 当好“店小二” ----宁波跨境电商发展勇立潮头信息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9-01-29 17:18
2012年8月,宁波成为全国首批五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2013年11月,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试点实单运作,2016年1月,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获批。
多年来,在助推跨境电商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称宁波跨境综试区)一直扮演着“搭建大平台、合力促转型”的角色,目的就是用足用好跨境电商综试区这块金字招牌,当好“店小二”,为“企业唱戏”搭好台。
依托“港口、产业、开放”三大优势,宁波跨境综试区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宁波铁路货运北站和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等物流枢纽为支撑,集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资源,构建海、陆、空、邮全方位、立体化的跨境电商物流生态链,率先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平台服务、电商运作、部门监管”的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特色发展之路。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宁波跨境进口业务自2018年6月份跃居全国首位以来,始终保持领先。2018年10月,宁波率先成为全国跨境进口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城市,全年实现进口额为144.47亿元(2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5.32%。2018年“双十一”,宁波跨境进口呈现井喷式增长,实现跨境进口单量773万单、货值14.48亿元,稳居全国之首。
在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以此作为一个故事为宁波“吆喝”,他讲到,“这也是宁波开放门户的生动体现。”
“一点多极”格局完善,各大园区加快发力。
宁波目前有宁波保税区、杭州湾新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宁波栎社机场、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梅山保税港区和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等6个区域开展保税进口业务和直购进口业务,已由最早宁波保税区单一主导的保税备货业务模式拓展到多地协同开展,基本形成以宁波保税区为核心,以杭州湾新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栎社保税物流中心、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为支撑的“一点多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发展格局。
宁波保税区自2013年11月试点以来累计实现跨境进口销售额224亿元,居全国试点园区前列。其中2018年实现交易额98.6亿元,同比增长81.5%,占全市68%,交易额超过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总和,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作为宁波跨境综试区的核心区,保税区要继续保持跨境电商产业全国领先地位,培育现有平台做出特色,聚集一批新的跨境龙头企业,推进一批线下体验项目落地,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预计今年跨境电商进口额突破150亿元。”宁波保税区负责人表示。
2018年,杭州湾新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累计跨境进口商品1863.7万单、货值30.79亿元,同比增长1.12倍,增势喜人。
宁波市内唯一实行跨境直购进口业务模式的宁波空港,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入驻,包括Costco(好市多(上海)商业有限公司)、Macy’s(梅熙(中国)商贸有限公司)等知名零售企业。
管理服务持续创新,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宁波跨境综试区在2018年全面改造升级“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数据服务+政务服务+增值服务”三大功能建设,打通监管信息壁垒,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平台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高,通过对接海关、原国检等监管部门及各类市场主体,能为企业提供注册、商品备案、业务申报、资质查询等10方面150多项服务,实现“一点接入、三单汇流、集中查验、联合放行”,有力赋能跨境电商企业。
作为一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主要建设任务,政府主导、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跨境购平台建立了跨境进口透明化、阳光化、规范化通道,有效避免了各种监管风险,促进了跨境进口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以扶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为抓手,鼓励企业做强做优,积极打造普惠公正的强商环境。同时,严格按照“互联网+监管+服务”原则,积极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宁波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服务举措,实施“集中查验、分散仓储、多点放行”等监管模式,实现监管全程电子化、信息化,商品具有可追溯性,电商运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公司从2014年成立伊始就扎根宁波保税区,依托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四年多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成长。2018年,我们投入1200万元用于自动化改造,对现场每个工位都进行了智能化数字化模拟,通过实时数据监控提升了包裹分拣装箱的速度。去年‘双十一’期间公司送出的第一单货物包装过程仅用时43秒,发出时间仅用时7分钟。”宁波宁兴优贝物流仓储负责人邓如此说道。
此外,宁波正积极利用各类渠道构建进口大通道,加快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宗贸易龙头项目和新型消费品进口项目,推动宁波进口市场创新“跨境+体验+消费”商业模式,打造知名商街商圈和特色商业创新平台。
“我们将探索在特殊监管区内试点‘保税网购+线下提货’模式,力争年内布局1-2个线下销售点。”宁波跨境综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满足更多普通老百姓对境外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
2019年1月初,“宁波保税区新外贸新零售创业中心”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启动运作。
2019年,该中心将整合服务资源,打造跨境新零售进口供应链运营基地和新外贸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计划全年培育创业团队10个,实现平台总贸易额2.4亿元。
基础设施日益成熟,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宁波跨境综试区现有跨境进口业务签约企业超1100家,跨境进口仓储面积超90万平方米,商品备案超56万个,累计消费者超过5500万人次,已经成为业务规模最大、集聚企业最多、商品品类最齐、基础设施最优的跨境进口龙头城市。
这得益于宁波舟山港优越的港口条件、发达的集疏运体系以及长三角地区富裕的消费群体,宁波已渐成为跨境电商进口企业重点布局区域。
如今,网易考拉、天猫国际、小红书、京东全球购等国内大型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已经全部落户宁波,宁兴优贝、正正电商等宁波本土知名电商也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消费升级,跨境电商企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
春节刚过,位于宁波保税区南区的易海电商产业园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自去年4月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总投资2.79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双层坡道式立体智能仓库已完成85%的主体工程,预计今年4月底或5月初正式投入运营。
另一边,总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的网易宁波仓储中心,一期仓库9.7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待验收、设备调试后,将于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二期仓库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19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这些仓库投用后,将成为网易考拉在全国最大的智能化全品类母仓,也是全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跨境电商仓库,预计可实现日处理单量30万单。
2017年,天猫国际在杭州湾新区建立5万平米跨境进口大型仓“天宫一号”后,2018年2月,“天宫二号”5万平米跨境仓库又投入使用,配套建有全程冷链能力,能够满足全球生鲜、冻品、特殊食品的存储配送需求。
据宁波富邦电商负责人表示,宁波是天猫国际比较重要的一个进口口岸,天猫国际的很多商家进口都在宁波。“天猫平台上的店铺原来只有几家在宁波走货,现在有成千上万家,宁波的体量就大了。”
2017年,宁兴优贝的跨境进口额为14.2亿元,去年则达到了23.14亿元,增幅超过六成。“去年,我们新增合作品牌百来个,其中自己买货新签的有近20个品牌,其余品牌我们提供供应链服务。”宁兴优贝负责人说:宁波有港口优势,又有几十年做国际贸易的经验沉淀,相关部门和服务机构都有很强的人员配备,跨境这个“新物种”非常适合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