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油焖笋”有望进超市入网店信息来源:奉化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8-02-01 00:0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首条“竹笋烘干”和“油焖笋系列产品加工”生产流水线在中国雷笋之乡溪口公棠村里塘建成。该项目自2017年10月动工,奉化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00余万元,其中厂房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流水线设施设备投入50余万元。新建的竹笋加工厂面积1100平方米左右,两条生产流水线,按照每道工序顺序设置车间,分别为粗加工、清洗分切、煮烤、灌装封口、杀菌冷却、包装等车间,另建有竹笋热泵烘干房,附属建筑有称重、消毒池、仓储、更衣室等。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加工鲜笋90余万公斤,为我区笋农每年创收200万元以上。

  奉化区有竹山31万多亩,竹笋年产量7.4万余吨,鲜笋上市后,一部分进入市场销售,一部分进行笋加工。本地传统制作工艺生产的笋干和油焖笋系列产品是奉化著名特产,早在乾隆年间《奉化县志》已有记载,现今列入商业部食品局《中国干菜调料》名产目录。根据该区生产习惯,每到春笋收获季节,民间家家户户分散经营的油焖笋、酱油笋、雪菜笋加工小作坊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每年加工油焖笋系列产品达1500万瓶。

  但从目前我区竹笋加工业发展情况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全区竹笋加工业逐步萎缩,不少笋加工企业频频关闭。二是笋制产品销售渠道流通不畅,一般由农户自行销售。分散型的民间加工生产技术不统一,不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商品率较低。由于未取得产品CS认证,笋制产品进不了超市和网店销售,严重制约了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为了改善这尴尬的局面,奉化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瞄准市场需求空间,大力发展竹笋加工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