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商务工作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8-10-09 16:13
今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委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要求和新时代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实现“半年红”,有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6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0.9亿元,同比增长9.6%;商品销售额12035.6亿元,同比增长15.7%;网络零售额636.6亿元,增长27.7 %。
1-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028.5亿元,增长11.3%,其中出口2574.4亿元,增长8%;进口1454.1亿元,增长17.7%;
1-6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2家,增长0.3%;投资总额42.34亿美元,增长29.2%;合同利用外资23.99亿美元,同比增长0.7%;实际使用外资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
1-6月,累计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80家,备案境外中方投资额32.5亿美元,同比增长560 %;全市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12.82亿美元,同比增长4.7%。
1-6月,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429.1亿元,同比增长20.69%,承接服务外包执行总额154.65亿元,同比增长15.97%;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79.78亿元,同比增长23.63%。
二、今年以来商务主要工作
(一)着力改革创新,力促商务发展稳中有进
1.组织召开全市开放大会。为贯彻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6月1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大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市委郑书记在会上总结了宁波40年来对外开放的特点,并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实施意见》等7项政策文件,形成了“1+X”开放政策体系,吹响了加快构建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局面的号角。
2.成功举办“三会”系列活动。6月7日—11日“三会”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活动组织举办了会议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四大板块1+25项重大活动,各方参与之众、创新活动之多、国际化程度之高、投资贸易成果之丰均超往届,受到各方普通赞誉,总体成效超出了预期。
3.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认真落实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八统一”的要求,我委全部70个事项100%实现上网办理,42个事项实现“全城通办”,超额完成省里下达指标任务。
4.积极推动“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4月份,制定印发《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3362”总体框架;制定《2018年“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数字“16+1”经贸促进中心信息平台和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建设。
(二)着力稳增促调,增强商务发展动力
1.促进双向投资和招商引贸。组织宁波市投资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外资项目41个,总投资60.53亿美元,协议外资23.69亿美元;邀请客商近600家,聘请国际招商大使103位,达到了以活动促项目、以活动聚客商、以活动建网络的效果。6月13日,承办了2018全球港航服务业峰会,来自港航服务领域的200多名代表参会,16个项目现场签约。在香港举办“香约香港”宁波经贸•文化周活动,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郑栅洁书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近400名政商界人士参会,现场签约了一批项目;推进均胜集团收购日本高田项目和继峰股份收购德国格拉默项目,投资26亿美元的两个项目顺利获批。
2.开展中美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中美贸易摩擦领导小组,抽调相关单位人员集中办公,密切关注事态变化,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和宣传座谈,认真应对美国232调查、301调查和337调查等,分析征税清单对我市企业的影响,及时掌握企业实情,积极制定应对措施。
3.积极参与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召开了我市参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组织工作会议,部署完成全市的工作任务,制订我市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采购工作方案,成立宁波市交易团和15个交易分团,组织了4个专业采购团,制定并分解了全市组织3500家采购商的目标。
4.扎实推进服务贸易工作。制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考核指标,首次将梅山保税港区列入考核;确定了我市首批8个服务贸易特色园区名单。组织参加京交会、大连软交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裘市长亲临视察第五届京交会。
(三)着力惠民利民,提升商务为民服务水平
1.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按照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要求,牵头开展我市菜篮子工作情况的摸底,召集市农业局等14个市级相关部门座谈会,对照考核内容明确了分工和任务,提出了下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建议。
2.夯实民生消费基础。开展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试点工作,1月26日,组织召开全市零售业创新转型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35家企业列为首批省级试点对象;推进智慧支付菜市场建设,累计完成33个智慧支付菜场项目试点。打造社区商业“15分钟生活服务中心”, 新命名江北星街坊、江北云创、北仑富邦星云、攸品邱隘田郑等4个街区为市社区商业邻里中心,并有8个列入今年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计划。
3.加大电商工作力度。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和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改造提升141个村级服务点,建成电子商务类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产业集聚区71家,完成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双创扶持政策项目申报和电商专业人才培训4000人次。
4.做好保供和应急工作。出台《宁波市级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管理办法》,规范全市菜篮子供应保障工作;做好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工作,组织开展第29届春节年货展销会,平抑市场物价,丰富市场货源;加强55个菜篮子平价供应点运行管理工作,发挥市中心菜篮子价格稳定器作用;做好雨雪台风等灾害天气的保供工作。
(四)着力机关内部建设,提升商务发展内生动力
1.严格落实巡视整改和制度建设。实施整改台账管理和销号推进,对每个整改问题、每项整改任务落实情况,每周进行督导跟进。同时,从制度上加强规范,制定完善了7项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进一步堵塞工作漏洞,通过整改,全面加强整体建设。党委带头学宪学法,开展了夜学宪法活动和专题学法会等,汇编《学宪参考资料》,组织全委开展集中学习。
2.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党风廉政教育,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进“六争攻坚”的实施方案》,根据工作表现及工作需要,充实优化干部岗位,宁波中东欧局开始运作,2家事业单位整合成立新的宁波商务发展中心。
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通过课题研究、基层调研、学习考察,谋划商务发展新思路、新措施、新板块。开展了自贸港申报研究,申请了自贸区扩权扩区,宁波相关建设内容被写入浙江自贸区扩权方案,力争宁波第一批进入扩区范围。组织开展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打造开放新高地等课题的研究,目前均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4.扎实做好市领导批示件和建议提案办理。保质保量完成100多项领导批示件的答复办理,提前完成对105件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通过领导批示件和建议提案的办理,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形成一批政策制度,推动了商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国内经济持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日益加快,以及“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活动的深入推进,为全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随之带来的全球贸易投资风险不断集聚,从而对国内物价、消费等商务领域带来不确定性,为此要深入分析、准确把握、积极应对,确保全年商务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开放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商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
1、全面深化中东欧合作。一是全力推进中东欧博览会升格。按照升格相关流程,积极推进升格方案拟定、可行性研究、行文报批等各项准备工作,年内争取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加强中东欧博览会的长远规划、品牌培育工作。二是全力推进“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抓好示范区方案落实,重点拟定区县(市)参与示范区建设方案,推进数字16+1经贸促进中心、办好中东欧经贸官员研修班。三是全力推进中东欧进口商品内贸分销体系建设。研究中东欧国家出口企业和商品信息,建立大型进口商培育机制。推动京东、阿里、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设立中东欧进口商品特色馆,加强与国内重点城市合作,建设一批进口商品的分拨中心和直销中心。加强与华润万家、三江超市等线下商超的合作,不断扩大中东欧商品进口。
2、全力以赴完成进口博览会任务。一是落实好部省下达的参会指标任务。完善我市进口博览会工作方案,根据全市1440平方米展位、2000-3000名采购商和争取21亿美元成交意向的指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招商招展,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二是全力办好“2+4”专业论坛活动。根据研究和对接确立活动安排,认真做好“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对接会、“中国制造2025”技术与装备进口对接会、境外高访团系列“宁波行”和制造业、中东欧商品、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四个专业交易团活动的相关准备工作。三是全面深化博览会溢出效应承接方案。按照省领导关于打造成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的要求,围绕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课题和打造国际贸易平台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我市承接博览会溢出效应工作方案。
3、推进自贸区建设。根据省自贸区建设工作统一部署,围绕浙江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扩区方向,重点推进梅山、大榭、穿山北等区域参与自贸区建设研究,进一步完善形成宁波市建设LNG全国登陆中心工作方案,推动纳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方案》整体框架。同时,加强与省自贸办工作联动,及时参与省自贸区扩权、扩区申报工作。同时,加强自贸区工作力量配备,推动形成市、相关区域共同参与的格局。
(二)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内贸流通升级步伐
4、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形成《宁波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8月份以市政府办公名义出台印发,年内争取形成《宁波市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项目表。建立相关领导机构,明确全市相关部门职责和分工,建立工作督查和通报机制,加大宣传推介,形成全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良好氛围。
5、提升商贸民生保障功能。一是推进农贸市场建设。完成编制《宁波市三江片菜市场(菜篮子超市)规划》,开展《宁波市菜市场建设管理办法》立法调研。推动省放心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市场软硬件水平,推进智慧支付菜市场建设,开展好首批试点的5家国有商业银行、2家法人银行开展首批试点,以及33个智慧支付菜场项目试点。二是优化商业布局。完成《宁波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专项提升规划(2018-202)》编制工作,紧贴我市城市发展需要及街区基础,结合小微双创、商业物色街区提档升级相关扶持政策,推进江北老外滩、溪口民国风情街区、天一阁٠月湖历史文化街区等高品位特色商品街建设。三是完善便民消费设施。研究形成“15分钟便民商贸服务圈”标准,拟定实施工作方案。以社区商业邻里中心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城市商圈及商业综合体布局规划,争取新命名邻里中心8个。
6、推动消费促进工作。一是做大做强品牌节庆活动。办好食博会、宁波购物节、年货展销会、菜篮子商品展销会等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引进工作,引导各县(市)区积极举办汽车、家居、老字号、地方名品等联展联销活动,提升消费市场动力和活力。二是加强商贸企业主体培育。做大做强我市商贸流通企业,力争省重点流通企业数量实现新增长。支持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引导三江、加贝等一批本土连锁企业做专做优做特,推动连锁经营从商业零售向服务业拓展。
7、加快推进数字商务建设。一是研究制定我市争创“国家数字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二是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以跨境电商园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认定一批优质平台。三是开展电商人才引培工作,举办全市电商创业大赛及第三届宁波电商武林大会。四是全面完成300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改造提升任务,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乡镇和示范村。
(三)以建设高质量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引领,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
8、加快引进国际贸易商。一是推进全球贸易商聚集计划,以LNG、原油、成品油、矿砂等大宗商品贸易商为重点,继续推进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开展业务的全球贸易企业,研究形成专项招引工作计划,吸引其来宁波设立运营总部。二是针对在甬有进出口业务的国企、央企,开展一对一上门招引,争取在宁波设立销售公司,产生一定的进出口业务。三是加大自由港政策条件研究,积极争取一批开放、优惠力度更大的政策,切实吸引国际贸易商聚集。
9、加快建设外贸强市。一是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密切跟踪关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全产业链影响,开展针对性应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贸易救济应对机制,发挥“四体联动”机制作用,加大贸易救济预警、应诉指导、法律援助和工作协调等工作。二是着力扩大进口贸易。积极培育各类进口主体和进口产品经销商,形成立足宁波、辐射全国的进口商品内销网络。发挥进口功能区作用,加大进口贸易创新支持力度,形成冷链食品、快消品、红酒、水果等进口商品交易市场群。探索建设平行进口汽车等保税商品展示中心、免税店、进口商品采购服务中心。三是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从限额、费率、服务等方面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重点支持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综合利用融资贴息等手段加强对进出口企业支持,重点扶持“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加大新兴市场展位补贴和大境外重点展会推介力度,加快参展补贴兑现进度。四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加强国内外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引进工作,培育以文化领域为主的本土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以及国家级、省市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提升我市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完善全市服务贸易统计监测体系,在各区县(市)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设立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点。
10、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一是抓好政策落地。抓住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契机,抓紧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拟定招商奖励细则推动市场化模式招商,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二是抓签约项目落地。对全市2017年4月以来签约项目挂图作战,通过市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小组,着力解决项目难点痛点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快落地、多落地。三是抓重点领域突破。以生产性服务业、重大制造业为突破点,突出港航服务业特色,引导新引进港航企业集中入驻,年前争取达到20个以上项目签约,打造国际航运产业集聚区中的引领性载体。精心组织欧洲、美日宁波周活动、甬港经贸论坛,力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结合下半年服务业等外资开放目录,重点依托区县(市)招商力量,在金融、保险、贸易等领域组建招商小组,启动小分队主题招商。
11、有序开创外经工作新局面。一是创新走出去服务机制。建立部门联审查机制,积极推进与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的部门合作,在对外投资企业和项目备案、对外投资企业用汇审批等过程中探索建立统一标准、设立统一时限、开办统一窗口,创新对外投资联审机制。二是创新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继续推进与江泰保险经纪等中介机构合作建立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项目信息、国别指南、境外中介服务、安全预警、突发事件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走出去综合服务,加快推进 “一网一库一指南”建设。三是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实施《宁波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企业自愿、区县初选、行业推荐”的原则,筛选重点走出去企业列为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对象,筹划我市本土跨国公司服务平台和合作联盟组建。
(四)以全面加强商务领域党的领导为基础,提升商务铁军战斗力
12、落实巡视整改推动机关内部建设。一是巩固深化巡察整改成效。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对三分之一的委机关、委属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巡察。深化落实“一岗双责”。以抓中层为重点,定期对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及时进行问责通报。开展文明机关处室评比。二是优化机构职能分工。进一步梳理和量化处室职能、实际工作,完善《宁波市商务委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完善事业单位分级管理体系。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指导事业单位增强独立运行能力。三是落实好法治商务任务。制定《2018年法治商务建设任务分解方案》。按照考核进度要求,统筹推进全市法治商务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涉企规范性文件清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商务普法宣传等工作。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和实干督促。谋划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重点推进包括商务委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18项“夜学”、“万名党员上讲台奋力攻坚当先锋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学习计划,开展六组重大主题调研以及推动37项重点事项的任务落实。另外,结合商务发展实际,积极推进委机关工会和工青团妇建设,抓好商务宣传、内审、宣传、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