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宁波晒出亮眼成绩单信息来源:宁波晚报  
发布日期:2018-10-22 09:44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改革开放四十年,宁波的GDP从20.17亿元增加到984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6元增加到55656元,宁波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8.3平方公里增加到345.49平方公里……宁波实现了从内河小港到国际大港,从商埠头小城向现代化国际港城的华丽蜕变。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宁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晒成绩

  1 经济建设

  经济实力跨越提升

  人均GDP已相当于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1978年,宁波GDP(地区生产总值)为20.17亿元,2017年增加到984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2%,经济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八,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十五位。

  宁波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437元增加到2017年的124017元,是1978年的283.8倍,相当于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4.9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415.8亿元,是1978年的486.1倍。

  宁波以占全国0.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生产总值、1.4%的财政收入;以占全省9%左右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浙江省近20%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3%的财政收入。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锻造出162个全国“单打冠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宁波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32.3:48.0:19.7演变为2017年的3.2:51.8:45.0,基本形成以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动能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14.1亿元,年均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105.5亿元,年均增长14.8%,拥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锻造出162个全国“单打冠军”。

  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427.3亿元,年均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017年分别达到17392.5亿元和17125.3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3465倍和2488倍。

  宁波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大港地位全面奠定

  连续9年蝉联世界港口吞吐量第一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宁波的港口实现了从内河小港到国际大港的跨越提升。

  1978年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仅有214万吨,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是世界上首个超“10亿吨”的大港,连续9年蝉联世界港口吞吐量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2461万标箱,位居国内第三、全球第四。

  宁波一直是国家开放的先行先试城市。198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为0.1亿美元,2017年达到7600.1亿元(折合1122亿美元),是浙江省首个、全国第8个进出口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累计批准(备案)外商投资企业16555家,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超910亿美元、500亿美元,是全国第9个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的城市。我市先后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是全国第4个境外投资额超百亿美元的副省级城市。

  2 城乡建设

  现代都市高速发展 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72.4%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城市建成区面积仅有18.3平方公里,2017年市区面积扩大到373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45.49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规模从1978年的458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800万人。1978年非农人口比例为13.9%,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72.4%。

  我市的城乡一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宁波所辖县(市)均成为全国百强县,其中慈溪、余姚跻身全国20强县(市)。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2017年市级示范村、示范乡镇分别达到83个、31个,风景线、A级景区村庄分别达到30条、350个。

  现代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公路网密度居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先后建成宁波栎社机场、杭甬高速、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宁波城市实现从交通末梢到区域性枢纽的转变。

  市域基本形成“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13.9公里,公路网密度居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内联外通、南客北货”铁路枢纽体系,铁路总里程349公里。

  2017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9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12万吨,三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3 社会建设

  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0.9倍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656元,为全国的1.53倍,是19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6元的181.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为全国的2.30倍,是1980年的139.1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和第一。

  宁波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43.3平方米,是1983年的3.44倍;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50.2平方米,是1985年的2.36倍。

  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大病医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医保待遇水平居全国城市前列。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稳步提升

  1978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90.2万人,2017年在校学生增加到131.6万人。我市普通高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5所发展到16所,1978年宁波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只有1000人,2017年达到15.6万人。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在全国率先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宁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城乡公共卫生管理网络体系。2017年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57个,是1978年的4.38倍。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医师数分别从1978年的1.3张、2.0人和0.8人提高到2017年的6.3张、10.5人和4.1人。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