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传统商圈启动腾飞引擎信息来源:海曙区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7-09-24 00:00
全市首个苹果官方零售店落户天一广场;被阿里口碑授予宁波首个“无现金智慧商圈”;银泰东门店全馆升级改造,打造全国首家“黑科技类”购物中心……今年以来,作为海曙传统商圈的代表,天一商圈在振兴实体商业上动作连连,一度在新兴商圈夹击下面临迷茫和困局的传统商圈,正在冲破困局,走上重振之路。
重新定位
高起点谋划大商圈转型
海曙毗邻姚江南岸,是宁波的商贸大区,第三产业比重占全区GDP超60%,而天一商圈正处在海曙的核心区域。
在天一商圈内行走,你会发现,这里商厦林立,国际名品汇聚,每天都是人流如织。天一广场副总经理王红彬告诉记者,该商圈现在的日均人流量超过35万人次,日均商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连续多年位居海曙主城区各大商圈之首。
今年52岁的郑平现在是天一商圈内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他于2002年开始在天一商圈白手起家。“那时候的天一商圈都是平房,门面只有中山东路的沿街店面才算‘上档次’。”回忆过往,郑平说,印象中天一商圈的变化是天一广场的引入和建设开始的。
”
郑平的话在记者的调研中得到了印证:2002年,天一广场被冠以“商业航母”之名盛大开业,全新的Shopping Mall一站式购物模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业态布局,集聚近三百家品牌商户的宏大商业规模,以及超前的景观设计和休闲空间,无论对当时的甬城商界还是百姓而言,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而且也成为当年乃至甬城商贸史上值得铭记的盛事。
在它的带动下,天一商圈的商业职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书城、精品专卖店、数码专业市场等在商业步行街两侧集聚,商业业态得到极大丰富,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如今请客户吃饭可以就近在商圈里解决,各种高档商品出门几步就能买到。”郑平说,这几年他感到天一商圈越来越繁华,自己越来越忙了。
发展有目共睹,挑战也清晰可见。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从宁波主城区商业版图上看,世纪东方广场扩容提质,鄞州万达、东部新城银泰城等新商圈快速崛起,消费人群加速分流,加上电商井喷、跨境购物兴盛,这些都不断倒逼天一商圈对自身功能结构、业态布局、商业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以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主动权。
去年,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浙江省商贸流通重点领域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年初,海曙行政区划调整后,重新确认了15家商贸企业作为实体商业转型试点企业。
《宁波市海曙区现代商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已经完成起草,确定了“一核一心五圈二片”的空间布局,实体商贸业转型升级工作成为提升能级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线下实体门店,由商品销售转向“商品+服务”、“商业+文化”并重;拓展线上业务,鼓励实体商贸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店铺数字化改造成为实体商业转型提升的重点。
今年1-8月,海曙区15家试点企业紧扣消费需求,创新转型,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其中杉井奥特莱斯实现销售5.58亿元,同比增长26.2%;和义大道实现销售6.2亿元,同比增长26.2%;银泰天一店实现销售5.3亿元,同比增长18.2%;天一广场国购酷购实现销售2.15亿元,同比增长8.2%;鼓楼沿客流总量达到690万人次,商户销售额突破3.5亿元。
创新引领
积极构建多业态综合体
事实上,转型升级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天一商圈成长的脉络之中。这些年,在先后经历了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的变迁后,天一商圈商圈形成了由综合型百货、主题百货、购物中心、影院、餐饮、娱乐、教育培训等多业态构成的组合体。
“商圈转型牵涉到多个商业层面和领域,只有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才能取得成功。”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一轮转型的路径选择上,天一商圈从自身基础和特点出发,重点围绕空间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业态优化完善、商贸功能升级、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服务精细化、区域品牌塑造等7个方面统筹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一商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3个“转变”:从单一的传统卖场式商贸集聚转向涵盖商贸、商务、文化、旅游、餐饮等多业态复合化、联动式发展;从“要素驱动”的外延式扩张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从传统的实体百货零售模式转向注重体验要素的互动营销模式。
商家是商圈转型主角,创新主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天一商圈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层面更多的是从功能规划、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层面进行市场引导,企业创新转型自觉性的增强才是关键。
银泰东门店是天一商圈最早开业的项目之一。时隔17年,也就是在今年5月,银泰东门店启动全馆升级改造,计划投资1.5亿元,向场景体验式消费转变,涉及对8个楼层、15个业种、500多个品牌的重新规划提升、装修调整。升级后,业态上将减少零售比例,从传统零售百货向新零售中心转型。以儿童消费为例,儿童消费区域将扩大2倍。会引入相关儿童游乐设施,将童装区改造为动物园主题馆,多个童装品牌将开设小型培训教室、手工区、儿童VR体验馆,让孩子有更完整的玩乐体验。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是新零售背后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打通后,通过对数字化会员的识别、洞察,设计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进行更精准的营销。“目前,银泰数字化会员已近百万人。今后逛银泰东门店及其他门店,手淘APP会对银泰门店一定地理半径以内的所有会员线上邀约,通过清晰、明确的主题活动吸引顾客到线下门店体验;线下门店再通过对会员的识别和分析,进行运营。”银泰百货浙东区企划部负责人章许晶称。
个体创新往往成为集体创新的契机,商圈内一大批传统百货紧跟时代步伐,实行特色化、差异化的调整升级。比如,银泰百货搭建了集喵货(银泰网)、喵街(喵街APP)、喵客(微信公众号)、西选、集货等O2O应用于一体的网络,初步实现银泰零售板块的互联网化;苏宁电器天一店将实体店打造为集销售、展示、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O2O营销模式,升级为“云店”,其中入驻“云店”的方太厨卫斥资逾100万元打造了独具一格的城市体验中心……
“互联网+服务”
打造高品质消费生态圈
作为宁波曾经的“地标商圈”,天一商圈一直都是宁波时尚消费的前沿阵地。然而,随着网络零售模式的兴起,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传统商圈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创新商圈管理和服务模式,为消费者创造更方便、快捷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也是海曙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传统商圈1.0时代,只为满足顾客基本的购物需求;购物中心2.0时代,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逛。如今的智慧商圈3.0时代,通过新技术让零售变得更为“智慧”,更多地关注消费体验升级。通过打造“智慧商圈”,天一商圈正在串联各商业区域,确立“大综合体”发展思路,突破传统商业瓶颈,实现商圈软环境的提档升级。
何谓“智慧商圈”?简单来说,“智慧商圈”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共享、多平台联动、智能设备使用等技术手段,实现商圈内各实体商业“客流共享”。构建了一个可以链接商圈内商家和顾客的智慧商圈平台。
“通过大数据,商家会更好地认识消费者。实体商家可以清楚地掌握到店顾客的年龄分布、消费频次、喜欢什么商品、可能需要什么商品,把这些原本散乱、难以统计的顾客变成了可运营的精细化门店流量。”口碑浙南区域总经理梁超介绍称。
“举个例子,今后,顾客走进天一商圈的一家餐馆,从选菜环节就不用操心。手机扫码后,餐馆会根据既往沉淀的用户消费习惯数据,进行符合该顾客口味的单品推荐,推送信息有效精简,并在线上提供预约、点单、领菜、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在顾客使用手机完成线上支付后,又形成了新的数据,进一步优化和更新营销和服务的准确性。而对商圈而言,有效运用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人铺货的重组和运营,提高了经营效率,形成精细化的运营门店客流。
据天一广场副总经理王红彬介绍,通过与口碑合作建立天一智慧商圈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43家广场商铺入驻平台,短短8个月就积累了超过89万的真实会员,在全国商圈排名第10,实现支付宝交易额2.49亿元。
据介绍,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到“3.0智慧商圈”带来的变化,截至目前天一商圈已经布置了400组iBeacon设备,实现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国购、酷购蓝牙系统定位全覆盖;实现天一商圈WIFI全覆盖以及WIFI探针人流测试系统;完成停车系统智能化改造;试点无人值守零障碍同行等。
截至目前,已有163家商家入驻天一智慧商圈,支付宝累积交易金额2.84亿元,积累会员100.09万人。天一商圈客流出现了明显回流,不少市民感叹“天一广场越来越好玩、有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