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跨境电商试点工作进展、问题及建议信息来源:余姚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7-04-13 00:00
2015年10月余姚市以宁波市被国务院列入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步伐,成功申报省级跨境电商试点市。此后,余姚市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互联网+外贸”优进优出。据市商务局统计,2015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1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016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对外贸回稳向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余姚市也获得了2016年中国县域跨境电商创业排名第三位的荣誉。
一、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创新,实现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配套制度,健全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政府引导。相比其他县市,余姚市电商发展起步早、速度快、贡献大,目前限上商贸企业电商应用率已达到65%以上,因此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商工作,将其列入《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2017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为促进电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专门成立了跨境电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商务、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定期召开例会,协调配合,共同解决跨境电商发展难题。二是制定扶持政策。2014年8月,余姚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对实体企业进驻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注册上线经营的,给予注册费用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自建第三方平台、服务余姚企业并实现销售在1亿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给予其软硬件投入额 30% 的一次性补助,并给予一定的融资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跨境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当年销售首次突破 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分别给予15万元、30万元、45万元的奖励。三是明确发展规划。余姚市根据实情,基本确立了以“一个核心”(以外贸转型升级为核心)、“两条主线”(以品牌建设和跨境电商服务商的培育为主线)、“三项机制”(政府和企业的协同机制、跨境电商服务商和中小出口企业的协同机制、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的协同机制)、“四大平台”(跨境电商园区平台、海外物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支撑平台)为支撑的跨境电商发展规划,力争经过3年努力,到2018年底实现培育3个跨境电商园区、5家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80个跨境电商经营主体、20个海外仓、30个境外商标、年交易额超过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0%以上的宏伟目标。
(二)深化简政放权,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一是搭建快速审批通道。在前期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日常工作,同时对接行政审批窗口,加快审批速度并减免涉企收费,切实为有出口意向、大额订单的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打开“绿色通道”,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在细化街道、乡镇电商指标考核任务分解的基础上,优化统计办法,以跨境电商交易额为基础,电商园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统筹到主管部门,形成跨境电商多方联动统计机制,健全统计监测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平台共建、责任共担。三是规范市场行为。成立专项执法小组,加强对跨境电商网络经营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定期开展网络巡查、质量检测,严防借跨境电商平台走私货物、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针对维权案件交由消协专门处理。
(三)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性互动发展氛围。一是合理布局电商园区。2016年对跨境电商园区建设、跨境电商企业的专项补助资金达2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错位分布各大电商园区,目前基本形成阳明电商产业园、慧聪家电城两大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前者涉及跨境电商业务的入驻企业40余家,后者规划成为“全球家电跨境电商” 的核心展示交易中心。二是建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撬动“电商换市”,余姚市由电商协会牵头、电商产业园区承办,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成立全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全市电商服务资源,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电商政策公告、信息发布、培训交流、人才培养、创业孵化、资源对接等多项公益性服务。三是加强社会舆论宣传。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主动联系和支持新闻媒体,为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创造条件,集中开展守法、诚信、自律和信息安全教育,普及跨境电子商务知识。通过舆论引导、创评激励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跨境电商人才缺乏。由于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短、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高,余姚市多数企业缺少相应的外贸人才,不利于相关业务的开展。同时,作为管理者自身对跨境电商的业务熟悉程度也不足,在管理、服务和统计上难免出现纰漏,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缺乏远见和科学决策。
(二)基础配套难以跟上。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通信、物流比较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境内电子商务应用成本较低,但是一旦涉及到跨境业务,由于国际通信、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拥有海外仓库的企业数量极少,企业需要负担高昂的运费、关税,挫伤了企业积极性。
(三)出口退税流程繁琐。目前对跨境电商出口退税的管理,国税部门参照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退税政策,要求报关单证明联商品项与企业进货发票上的商品项一一对应,而从园区出口的商品在汇总申报后,报关单中的商品可能会涉及多张进货发票,反之一张进货发票中的商品也可能出口多个国家而分散到多张报关单中,增加了企业申报退税的难度。
三、相关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已进入“如火如荼”阶段,国际贸易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抢占竞争制高点,除了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更要在战术层面加大补助力度,提高企业和平台服务商的积极性。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跨境电商的专项补助资金,各级政府设立相应配套资金,同时投资加快推进公共海外仓库建设,力争2017年实现海外仓15个,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经济的一站式海外仓储物流服务。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分别对乡镇街道分管干部、外贸企业负责人、跨境电商创业者等从业人员进行跨境电商专项培训,积极组织召开大型跨境电商论坛、讲座和峰会,邀请行业大咖分享经验、传道授业。同时,加强政企联动,市商务局将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探索发展B2B电子商务的新路径、新模式,余姚市教育机构与阿里巴巴公司将长期培养“互联网+”人才进行跨境电商创业。
(三)探索交易模式改革。在塑料城试点“市场采购”交易模式的基础,进一步加快推进海关与国税部门数据全面联网,实现全电子化数据报关和退税,建设审批流程和时间,方面企业办理,从“快征快退”逐步走向“不征不退”,节约企业办理时间,提升经营效率,增强余姚市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