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 点面结合 集聚发展 江北区跨境电商成效显著信息来源:宁波市商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11-22 00:00
自获得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江北园区授牌后,江北区积极探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着力提高跨境电商服务水平,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并明确电商园区作为区域跨境电商主战场。
据统计,2017年1-9月,江北区全区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1.65亿美元,同比增长69.07%,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方面”:健全跨境电商工作机制
一、机制体系
江北区建立跨境电商工作体系,成立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区商务局、电商园区经济合作局(口岸办)、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方位推进全区跨境电商工作。领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了跨境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运转和落实。
二、组织机构
江北区先行先试探索管理新模式,前期在电商园区经济合作局设立职能科室,实行与区商务局双重领导,负责开展全区跨境电商工作。
江北区根据跨境电商发展实际,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工作向纵深发展,再次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梳理,在区商务局设立电商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人员,全面推进江北全区跨境电商面上整体工作,指导跨境电商发展。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到位,确保跨境电商工作得到有效支撑。
三、扶持政策
江北区积极制定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利用2017年区里新一轮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对原电商政策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出台了《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加入跨境电商的内容,从培育主体、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了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补助力度,同时电商园区作为区跨境电商重点集聚发展区域,也出台了《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江北园区关于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意见(试行)》,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从区级层面到重点园区,两项政策的出台,既突出了电商园区主战场的核心地位,又兼顾了江北全区面上跨境电商发展,为全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障平台
2017年7月,江北区与中信保宁波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采取政府统保平台模式支持企业出口,对具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产品出口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精准扶持,有力助解江北区跨境电商出口风险,对江北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此外,依托大道公司的全球贸易信用e平台,通过其创新性的国际贸易增信体系,有效降低了各类跨境电商国际贸易风险,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基础保障。
同时,江北区充分运用国家出口贸易信用指数,通过培训宣讲的形式,引导跨境电商向信用等级高的国家进行外贸活动,有效避免了向低信用指数国家开展贸易而带来的风险。
“五大招”:着力推进跨境电商重点创新工作
一、壮大跨境电商产业规模
2017年初以来,江北区根据集聚发展跨境电商的总体思路,以跨境电商贸易企业、平台企业和服务企业为重点引进方向,招大商、招强商,重点引入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等跨境电商服务企业。
江北区积极鼓励企业参加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2017年初以来新增13家试点企业,目前共有24家试点企业,2017年全区实现完成跨境电商出口额1.65亿美元。
目前,江北区重点打造宁波邮政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等“园中园”,支持甜蜜时空、天齐等跨境电商B2C企业做大做强,并鼓励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综试区一般出口模式(B2C)试点。
据统计,截至9月底,江北全区跨境电商B2C企业共实现出口5.1亿元,初步形成了跨境电商B2C企业的集聚和规模效应。
二、完善跨境电商产业体系
江北区积极引入阿里钉钉轻松办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连连集团等一批从事金融服务、代理运营、人才培训、物流快递、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产业链的企业200余家,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跨境电商上下游配套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江北区还专门在电商园区设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代运营、品牌管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创意设计、海外分销、培训认证等一站式服务资源。目前已经引入浙江泰隆银行为跨境电商B2C企业提供3000万元资金池,解决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入大卫雷文电商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国际知识产权服务。
三、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特色
江北区协办第三届全球贸易信用大会,吸引近千位境外采购商和境内供应商参会,达成出口意向成交金额约1亿美元,围绕对外贸易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于信用评估下的网上国际贸易撮合、授信等综合服务,打造宁波乃至全国外贸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市场开拓的重要平台。
江北区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众创空间发展,目前已孵化跨境电商企业80余家,此外,电商园区与亚马逊建立了跨境电商服务点,与WISH平台共建跨境电商青年创业项目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拓展跨境电商对外市场
江北区积极组织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展会,巩固已有市场,拓展新兴市场,争取更多国际订单。
2017年初以来,江北区已组织区内近200家企业参与以第121、122届广交会、第27届华交会和第16届消博会为主战场的国内大型综合展会,达成意向成交额约2亿美元。
同时,江北区充分利用境外专业展会的平台作用,帮助企业组团拓展市场,累计组织参加各类国际重点展会6个,参展企业18家次,展位数27个,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有效支持跨境电商贸易的拓展。
五、培育跨境电商人才
江北区不断加强人才引育,打造跨境电商人才高地。加大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机构合作,会同吉博等培训服务商,通过订单班、强化班等形式,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江北区相关部门与宁波电子商务学院开班办学,通过对创业主体的创业辅导、业务咨询、事务办理和公共服务支持,实现项目、人才和服务资源的匹配,已孵化创客近1000人。
据了解,其中很多创客在亚马逊平台上淘到了跨境出口的第一桶金,比如加麦跨境电商在亚马逊上主要销售音响等电子产品,通过创业培训,2017年初至今销售额已达到300万美元。
“四加快”:谋略规划未来新步伐
一、加快建设中国(宁波)中东欧创业创新中心
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宁波市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创建,经前期多方沟通,江北区将大力推进中国(宁波)中东欧创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宁波与中东欧16国经贸文化交流,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市级跨境电商平台。
据了解,该中心以“三基地”、“一中心” 、“一平台”为基本构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基地”为“ 中国(宁波)亚欧商贸中心”、“波兰陆上基地”、“捷克空港基地”,“一中心”为“中国(宁波)中东欧创业创新中心”,“一平台”为“全球贸易信用e平台”。
可以说,通过全球贸易信用e平台的国际贸易资源与服务能力,将快速推动线下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打通宁波跨境电商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贸易、金融等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开辟宁波“一带一路”综试区新平台。
二、加快招商选资,夯实产业基础。
江北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增强主动出击和开拓进取意识,突出招大引强、招大引优,不断拓展招商渠道,捕捉更多的重大项目信息,引进一批重量级跨境电商企业,扩大影响力。
应该说,江北区坚持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合理布局,注重发挥产业引导平台的引擎作用,构建跨境电商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跨境试点建设工作,助力实体发展。
围绕打造电商、互联网产业发展主阵地的目标,江北区相关部门加强互联互动,推动资源整合,积极推动第三方平台、跨境电商服务企业等经营主体与当地传统工业企业和外贸企业进行业务对接,广泛发动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外贸方式转型升级,真正让跨境试点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快整合资源,营造优质环境。
江北区将持续完善跨境电商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进一步发挥相关部门和电商园区的工作合力,完善跨境扶持政策,促进跨境电商工作良性发展。多途径扩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政企联动,打造出宜居宜业的新型跨境电商人才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