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农村电商带动就业创业信息来源:象山县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6-08-09 00:00
象山县致力于扶持电商创业,电商群体已见规模,目前全县共建设“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74个,仅2016年上半年累计为村民代购10.5万单,金额1728万元。目前已开展两期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工作,吸引创业青年400余名,实现就业100多名。主要做法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政策保障
2014年,我县积极实施“电商换市”,8月22日,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商换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要求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示范社区(村)建设,积极发展同城购物平台,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开展电商拓市场,要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等,并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2015年5月13日,县政府又出台了《象山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该意见在工作目标中明确了用三年时间使全县所有镇乡(街道)都开展电子商务工作,主要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战基本覆盖。在工作重点中,将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工作列为9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工作内容和要求,分解落实了职责。
2015年7月23日,县政府再次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建设、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等作为工作内容,并明确用三年时间(至2017年底)建成“农村淘宝”县运营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350个,并全面开展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将投入1500万元资金作为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目标任务得以全面完成,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将工作责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镇乡(街道)。各镇乡(街道)也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3名青年干部负责电子商务工作。
三、推进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
1、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2015年7月之前,村站建设依靠邮政局发挥村邮站的优势,大力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至今年4月份共建成150个,我们及时给予了资金补助。2015年7月开始,县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启动“农村淘宝”项目。在“农村淘宝”项目推进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团县委青年组织作用,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共发布微信招募、宣传信息13条,悬挂横幅400余条,宣传海报2300多张,报名单页58000多份,组织招募宣讲会4场,参与人数超600人,使“农村淘宝”项目在全县做到家喻户晓。至目前,县运营中心已投入使用,已建成村级服务站74个,村站合伙人工资月收入普遍超5000元。据统计,部分村级站点日均下单120笔,日交易额达3.5万元,如鹤浦镇樊岙站点合伙人月收入最高已过万元,被授予“浙东地区四星级优秀合伙人”称号,丹西街道白石村站点入选2015年全国十大农村淘宝爆款村,实现返乡青年及农民创业增收。为保障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能规范有序推进,我们出台了两个考核办法。一是对各镇乡(街道)进行考核。根据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每年进行考核,并对优秀的分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二是对各村站负责人根据业务开展、村站管理和服务农村等进行考核,并根据结果给予适当补助。积极鼓励发展“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一是在村站合伙人中选择合适对象进行农产品上行销售,目前高塘江北村等站点已进行了尝试,将象山红美人柑桔、特色点心及海鲜干货进行网上销售,并参与了“双十一”活动,现积极备战年货节。二是已在策划电子商务进入乡村旅游,现准备进入试点工作。
2、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一是强化领导有思路。全县组织召开3次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座谈会,了解面上工作情况,听取业界意见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先后带队到遂昌、丽水、义乌、桐庐等电商先行地区学习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政府支持配套措施,以及投资运营模式、物流配送等情况,基本确定了我县农村电商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牵头制订了《象山县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二是品牌建设有举措。先行为全县农产品电商发展注册了公共商标——“海洋谷”,并成立专门公司加强品牌运营,草拟了《“海洋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推广销售。三是活动营销有新意。成功开通“海洋谷”天猫旗舰店,上线期间联合浙报传媒举办“年货O2O购物节”,登录城市金名片、钱报有礼、腾讯大浙网等网络平台,开展淘点点线上秒杀活动。仅2016年春节推广活动即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并得到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四是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青年电子商务人才参加电商职业技能比赛,去年11月份在临安举办了为期4天的象山首期农产品电商知识培训班,县内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网店店主共60余人参加。
存在的困难
1、资金瓶颈的制约。资金不足,或者说缺乏资金保障是目前有创业意愿的人们反映最多、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基本上自身资金积累较少,难以满足创业需要。虽然目前有小额贷款提供资金扶持,但是小额贷款额度不高、手续复杂、还贷周期短、利率高等自身问题又制约其有效发挥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作用。
2、农村物流的制约。象山县处于交通末端的位置,大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又一般都是在乡镇。在这样的物流条件下,如何保证农产品准时、保鲜、经济、安全地从生产环节抵达消费者手上,成为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难题,也对青年进入农村电商这一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据了解,目前农村除了村邮站以外,部分偏远的村快递送达速度相对慢,也可能无法送达,这对于部分村民购物带来一定的不便。顺丰、中通等一些知名大物流公司只在镇乡政府所在地或较大行政区设点,村民从事电商业务或网络代购物流公司的选择性不够大,加之宣传力度还不够足,导致部分农村创业青年对农村电商有存在不信任的心理思想。
建议意见
1、加强宣传,鼓励农村发展电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首先实施开展各种电商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企业和居民对电商的认识;其次,鼓励引导农村企业或合作社积极涉足电商,与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加强合作,因地制宜、加强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建设,利用各种网络渠道促进产品销售。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要重点倾斜,不断提高农村物流效率,增强农村从事电商产业的信心。
2、搭建平台,方便村民网络买卖。在不断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鼓励知名电商企业、平台等与镇乡合作,建立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服务平台,为村民及时、方便地提供工业、农副产品买卖信息。如引导重点电商企业为某乡镇农产品合作社或商会、协会合作,通过他们的平台,销售当地生产的产品,并为村民提供各种代购业务。
3、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电商意识。建议除了市、县一级的培训外,应该高度重视镇乡、村级的电商知识培训,鼓励镇(乡)政府、产业协会、当地商会等牵头开展各类电商知识培训,发挥村官、农村指导员、农村青年的优势,尽可能地为村级企业或合作社提供电商知识教育培训服务,进而培育一批既懂农业生产又懂得电商经营、带头开展电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和村级领导者,形成共同发展农村电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