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促发展信息来源:北仑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6-06-21 00:00
港口物流、外经外贸一直是北仑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北仑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基础。如何促进北仑跨境电商制度建设和集群发展,主要是紧紧抓住平台搭建、主体培育和贸易便利化三个关键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4月,北仑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货值超3.5亿美元,约占全市总量的37.6%,14家企业被列为海关跨境电商试点企业,占全市试点企业总数的36.8%(全市38家)。宁波联合集团“天易通”平台被宁波海关列为宁波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试点平台,1个监管仓被列为宁波海关首个出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专用仓库。
总体来说,北仑区的跨境电商属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把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与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服务保障结合在一起,成为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推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抓手。
一是把园区平台建设作为推进跨境电商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
北仑区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和平台搭建。经过几年努力,初步建成了“一个基地、两个园区”。
“一个基地”,即依托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二次提升,形成了B2B跨境进出口电子商务试点基地,并依托基地内重点外贸企业搭建了2个B2B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其中联合集团“天易通”平台于2015年11月启动,至2016年1季度已累计引进外贸企业200多家,实现外贸出口1000多万美元,是北仑区跨境电子商务的一项重要突破。
“两个园区”,即位于大港工业城和梅山保税港区的跨境电商园区,其中大港工业城跨境电商园区采取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宁职院合作建设“跨境电商创业班”首批58名学生已经开班,一方面为跨境电商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孵化一批跨境电商企业。
梅山跨境电商园区一期共计7万平方米,商品以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母婴用品、化妆品及保健品为主,二期500亩跨境电商专用土地正在进行规划布局,以土地出让、管委会自建仓库等形式推出项目用地,将与有实力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携手打造跨境贸易进出口商品采购集散中心。
二是把壮大企业主体作为带动外经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在推进跨境电商园区建设的同时,北仑区全力开展产业招商和企业培育,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打开新通道。一方面,开展对口招商,先后与“宝宝树”、网仓科技、杭州魅购、中国供销集团、菜鸟网络、京东、上海发网、大田物流等1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洽谈。
截至目前,已有万通安达、美囤妈妈、网仓科技、鑫海通达、龙洲物流、邻邻贸易、优库融通等7家电商物流企业正式落户。
2016年1月,梅山与品优旭益(北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大型跨境电商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投资约6亿元。拟用地120亩,建设4万平方米高库,预计宁年上半年完成土地出让,两年内建成。
另一方面,推动现有企业“上网触电”,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研究会等多种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围绕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外贸企业转型路径等多个主题展开面对面交流,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打通B2B2C贸易链条。
目前,全区超过五分之一的外贸企业开始涉足B2C跨境电商,以长青工艺品、优胜国际、美婆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B2C跨境电商企业,在Amazon(亚马逊)、速卖通、Wish、敦煌网、eBay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直接面向境外终端客户。
其中,长青工艺品“自主品牌+自营电商+电商外包”的模式获得较大成功,实现了国内工厂与海外终端客户的无缝对接,2015年该公司实现出口额3443万美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出口额724万美元,下降15.14%。
三是把促进贸易便利化作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新常态下的区域竞争,拼的就是基本功和软实力。北仑外向型经济发达,促进贸易便利化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15年以来,北仑区根据国务院《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创建口岸贸易便利化示范区为契机,深化梅山保税港区的跨境电商改革试点,加快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建设,会同海关、国检等部门不断简化通关程序、完善监管流程、促进信息共享,着力推行跨境电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积极助推北仑区跨境电商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梅山跨境电商园区已设置15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集中查验区,研究拟定了关检合作“三个一”具体实施方案。集中查验区流水线及相配套的X光机等相关监管查验设施于今年3月份全部落实到位,正式投用。
同时,北仑区积极促进跨境电商平台与海关、国检、税务、中信保、金融机构等有关单位数据共享,实现一次录入、清单核放,为进出口企业带来实质性便利。如“天易通”平台已与海关数据实现对接,兴港冷链一期项目竣工后,海关、国检同步进入,建立现场实时查验平台,初步实现“区港联动、直通直卸”。
北仑区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好园区建设、产业招商和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工作,构建出具有北仑特色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精准招商,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1、强化政策扶持。结合税改及正面清单政策,加快制定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探索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基金,引导企业树立信心,规范经营,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商品结构,构建良性竞争机制。
2、加大招商力度。瞄准国内外跨境电商产业链中翘楚企业,从产业配套、要素综合、效益集约的角度,定期确定一批重点目标企业,抢抓机遇、主动出击,重点引进大型垂直类电商,以及在行业中有领导地位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落户,携手打造跨境贸易进出口商品采购集散中心。
3、实施特色商品“触网工程”。积极引导企业上线经营,探索鼓励进口汽车、橡胶、罗汉松、肉类和进口水产品等冷链食品部分企业,自建跨境贸易电商平台,打造具有北仑特色的跨境电商消费品进口新模式。
二是完善功能配套,不断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生态链。
1、优化仓储物流配套。以仓储物流公共化、智能化目标,统筹规划梅山现有500亩跨境电商专用土地,抓紧研究仓库自建方案,为后续发展提供空间。
2、组建示范区内宁波冷链产品进出口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打通区港联动的物流和监管,形成O2O,集中展销、门店、网络三位一体的生鲜水果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3、支持区内物流仓储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起跨境物流分拨配送和营销服务体系。
4、加强金融服务配套。结合跨境电商企业的业务特色和资金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和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多元化金融合作,完善线上融资、担保、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5、强化综合服务配套。围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园区建设,鼓励采购、第三方平台、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等跨境电商产业相关专业配套服务业发展,形成良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生态,增强园区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黏性。
三是注意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制度环境。
1、加快“单一窗口”平台建设,协助监管部门在北仑开展业务试点,逐步统一各口岸部门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依托共同认可的电子口岸平台,争取尽早实现“数据一次申报、部门联动操作、结果同意反馈”。
2、进一步推进“天易通”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实现“海关+国检+保险+融资+货代(船代)”于一体的多功能跨境电商平台。
3、加强新型监管模式创新,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跨境电商分类管理模式,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督抽查,推动信息交换共享,逐步建立“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模式。
4、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的跨境电商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网络安全、交易安全和商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