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宁波电子商务 精彩“十二五”奋进“十三五”——象山篇信息来源:象山县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6-04-06 00:0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2015年,象山全县从事电子商务企业(个体户)共110余家,从业人员达350余人。2015年全年网络销售实现2.8亿元,网络消费实现1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32%,其中千万销售额以上的电商增加3家,百万销售额以上的电商增加
24家。

  象山县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健全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抓机制建设,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象山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商务、发改、经信、财政、农林、海洋与渔业、风景旅游等部门和各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象山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召开了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和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大会,形成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明确发展思路。象山县组织有关部门先后赴海曙、金华、义乌、遂昌、桐庐等地学习借鉴电商产业园建设运营尤其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先进经验。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基本摸清了象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象山县发展电子商务的初步思路。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电商换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象山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分解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今后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任务。
  三是落实专项扶持。落实专项资金500万元(含工业电商发展扶持资金200万元),细化电商扶持细则,鼓励电商入驻园区,在办公仓储租金、创新奖励等方面制定扶持金额和标准。
  另外,象山县财政从2015年起三年内安排1500万元用于推进“农村淘宝”项目落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农产品网上销售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推行电商“政银保”合作融资项目,政府提供3%的年贴息,保险公司承担70%的贷款损失补偿,充分发挥融资增信、损失补偿等功能,增强银行放贷意愿,支持电商企业融资贷款。

  抓平台建设,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一是搭建电商创业平台。建成投用电子商务创业园,园区一期已于2014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入驻电子商务企业24家,2015年园区网络销售总额约1.2亿元。积极推进园区二期筹建,新增建设7000平方米的办公仓储场地,目前已启动装修工程,意向入园电商企业30余家。
  另外,为切实规范园区管理运行,发挥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象山县还制定出台《象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管理办法》。
  二是搭建政企联络平台。主办“电子商务跨境融合与流通渠道创新”高峰论坛,促进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成立象山县电子商务促进会,目前已有92家企业(个体)入会,举办了中小电商企业如何突破、跨境电商实战培训等电商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电商企业交流活动,加强电商企业交流互动,促进资源对接整合。
  三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组织48名全县领导干部参加浙江大学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专题培训班,对全县妇联系统100余名妇女干部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农(渔)业、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对象为主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550人次,形成从上到下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从业人员、青年创业人员等实用技能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青年失业人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为电子商务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以“特色中国•象山馆”为平台,通过对入驻商家进行技能培训、开展线下资源对接会、线上流量支持等方式,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地网商群体,目前该馆平台已有51家商家入驻,有力带动象山县整体电商创业氛围。
  
  抓资源整合,完善电子商务营销网络。
  一是推进产业融合。以打造大数据平台为抓手,谋划与本地农业、渔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融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探索线上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加强产品策划和包装,推展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渠道,通过线上渠道突破区域限制,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如2015年11月份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成功研发海上互联网移动平台,正式启用象山县首个海上B2B交易平台“海上鲜”,实现海上业务自主下单,目前该平台已整合200 多艘渔船,链农、天天果园等110家企业成为平台交易合作客户,交易额达500多万元。
  二是拓展电商网络。创新运用“互联网+企业”、“农企+网店”“农企+委托运营商+平台”等模式,目前目的地旅行社、素子园八味食品、中堡花木场等农业旅游龙头公司已纷纷触网,实现网络订购与在线结算,年网络销售额均突破1000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比重均已达20%以上。象山海洋谷、超星、宏海等10余家水产品企业相继进驻淘宝、天猫等电商交易网络平台。
  三是健全物流体系。结合本地海鲜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引进台湾保鲜技术,将海鲜的保鲜期由3-5天延长至15天左右,依托象山(海峡)活鲜农副产品流转中心5000立方米的配套冷库与1.2万平方米的水产活鲜养殖区,为海鲜产品的在线推广和快递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建成电子商务进万村县级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站110个,为村民提供代购网络商品、代销农产品等服务,解决电商“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抓营销策划,提升电子商务营销成果。
  一是开展特色营销。充分发挥象山海鲜驰名长三角的优势,主打海鲜网上营销牌,先后举办东海开渔第一网、象山海鲜网购节,期间推出“Supper Fisher集结令”、“海鲜‘转’回家”、“‘海’,我们约会吧”等营销活动,联合苏宁易购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推出“出资200元,我们一起当渔老大”的众筹渔船等活动,受到广大网友热捧,实现线上海鲜日均销售500公斤。
  二是开展借力营销。象山县连续两年联合浙报传媒举办“年货O2O购物节”,登录城市金名片、钱报有礼、腾讯大浙网等网络平台,开展淘点点线上秒杀活动。通过集中O2O推广营销,仅2015年春节推广活动即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并得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三是开展组合营销。在线上营销同时,象山县积极布局线下营销,与世纪联华超市合作,将“海洋谷”品牌引进世纪联华杭州、象山等地的5家门店。启动江浙沪社区门店拓展工作,计划与杭州10—20个社区店合作,让消费者可以在家门口买到正宗的象山海鲜和特色农产品。
  
  抓农村电商,推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建设。于2015年7月召开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大会,通过招募合伙人、站点实地选址等前期工作,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及首批23个村级服务点于9月底开业,第二批32个村级服务站已于12月底开业,全县55个服务站自开业以来订单量已突破5.4万单,总成交金额超过990万元。
  二是招募人才返乡拉动就业。目前已开展两期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工作,实现青年回农村就业创业100多名,据统计,部分村级站点日均下单120笔,日交易额达3.5万元,如鹤浦镇樊岙站点合伙人月收入最高已过万元,被授予“浙东地区四星级优秀合伙人”称号,丹西街道白石村站点入选2015年全国十大农村淘宝爆款村,实现返乡青年及农民创业增收。
  三是鼓励线上经营。鼓励农渔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旅游公司等“触网”经营,不断拓展农产品的电商营销渠道。目前象山县1/5以上农业合作社均已通过各自独立网站进行网络推介和网上招商。设立“海洋谷”区域性公共品牌,开设淘宝“特色中国•象山馆”,自2015年9月开馆至今,累计访问量超450万,平台交易额两个月突破800万元。

  象山电子商务虽已起步,但后续培育推进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
  一是发展意识欠强。全社会对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还不够超前,针织、农渔业、商贸等传统行业在不断萎缩的传统线下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出路的同时对电子商务发展缺乏远见和思路,不肯牺牲短期利益来谋求长期转型发展。企业层面由于受传统模式影响,对新兴的电子商务发展认识不足,大部分企业负责人对转型发展电子商务缺乏信心。
  二是基础产业限制。象山虽然有针织、海洋渔业、特色农业等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但是品种单一、外向度高、更是受限于产品标准化和物流运输等因素,无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标准化产品。目前象山网络年销售额超千万的7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直接从事农渔业等象山特色产业的。目前在从事针织的电子商务企业也绝大部分是在做二等品批发零售,很少有自制品牌。
  三是服务资源短缺。电商园区如由专业服务商来运营,负责管理、培训、活动等一系列服务,成效会更明显。象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入驻的24家企业中,只有2家从事摄影美工、运营服务。服务商的短缺,使每家企业都需自行开展运营、摄影、美工、文案、客服、发货等业务,既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又使企业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优势。
  四是领军企业缺乏。虽然象山电子商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有几家规模达千万以上,但是与电商发达地区相比,全县电商企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在整个电商行业发展起到带动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而且传统企业成功转型升级成为电商领军企业案例较少,尤其是在针织、水产两个领域,传统企业也有试水,结果都不理想,无法为其它企业提供很好的借鉴、学习模板。
  五是专业人才紧缺。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也普遍反映了人才难求的问题。不少传统企业希望建立自身的电商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能在网上产生销量,还要懂得电商的特点,知道如何做推广开发适宜网上销售的产品。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发现这个团队的组建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的渠道,而首要难题便是电商人才的紧缺。

  2016年发展思路
  一是编制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象山县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并以此来提高认识,统一目标,明确任务,促进象山县电子商务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尤其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整合资源使电商、物流、仓储业融合发展。
  二是打造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在县电商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发挥县电子商务促进会服务功能,培育、引进专业电商服务商,打造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网商和传统企业提供产品开发、设计、美工等服务,促进全县电子商务生态发展。
  三是推进电商创业园区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创业园一期管理,在创业园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电商讲座等活动,带动全县电商发展氛围。加快推进二期建设,结合一期进行功能重新布局,努力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商进行托管运营,使园区功能更完善、服务更专业、形象更美好。同时,规划建设集产业园、仓储、物流、服务商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区。
  四是提升全县电商应用水平。以特色农产品、针织服装等产业为基础,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象山特色馆;整合县内购物、美食娱乐、旅游票务、家政等信息,建立象山同城购物网站;引导推进电子商务与工业、旅游、商贸等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提升全行业、全领域电子商务应用。
  五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据《象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继续实施“农村淘宝”项目,2016年计划建成150个村级站点,打通农村物流和信息“最后一公里”,实现农资、商品的下行和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发展。
  六是加快电商知识培训和人才培育。继续分层次开展对全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农村妇女干部、青年创业人员等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和实用技能培训,形成电子商务广泛普及的良好发展氛围并为电子商务提供人才支撑。
  七是完善扶持政策。根据实施意见,完善原有电商相关政策,重点扶持象山特色产品销售电商企业,落实农村淘宝专项资金,提升平台运营、宣传推广、队伍建设、考核奖惩等方面保障机制。
  八是强化服务。根据象山电子商务起步晚,规模小,服务商团队少的实际,加强电商企业集聚、人才招用、资金融通,尤其是针对象山外销针织、水产品多等实际,强化转型升级辅导,外汇结算便捷,仓储物流顺畅等方面的服务。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