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十二五”商务经济发展回顾信息来源:镇海区商务局
发布日期:2016-03-09 00:00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壮大。
1、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发挥服务业政策扶持、引导作用,壮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规模。镇海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从2010年454亿增加到2014年884亿,2015年1-10月成交额857亿,预计到“十二五”末市场成交额将达到1000亿。企业进驻数量从2010年764家到2014年1627家,截止到2015年10月底达到1610家。
2、市场数量进一步增加。通过引进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专业交易市场,推动专业市场的集群化。镇海区与浙江物产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新开辟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物产钢铁商城、宁波钢材现货市场等三个专业市场。现专业市场家数达到13家。
3、市场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通过提高市场门槛、推行规范化服务“十二五”期间,镇海区液化市场被授予“中国百强商品市场”、“浙江省十大转型示范市场”、“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区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被授予“中国百强商品市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等荣誉。
4、市场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快。与发展楼宇经济相结合,通过建设运营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液化大厦、金宁大厦等商务楼宇和特色楼宇,提升专业市场商务形象。
二、国内贸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十二五”以来,镇海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66.3亿元到2014年122.02亿元,增速均保持在14%以上。2015年1-9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9亿元,同比增长10.1%。到“十二五”末将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一)商贸设施与网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1、商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招宝广场、银亿海尚广场、世贸广场、明海商业广场、利时百货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建成开业;郁金香中心、金色广场等项目完成建设;1902万科广场、瑞丰商博城、御水龙都、红星国际广场等“十二五”重点商贸项目启动建设。目前,1902万科广场进入外墙装修阶段,物美超市签约入驻;瑞丰国际商博城项目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红星国际广场已开工建设;新城控股吾悦广场项目已进驻新城并成立了项目管理公司,已开工建设。
2、品牌商贸连锁企业加速登陆。“十二五”以来,欧尚、乐购、华润万家、屈臣氏、国美、苏宁、北大荒、时代院线、保利国际影城等一大批知名连锁商贸企业陆续进入镇海,有力提升镇海城乡的消费层次。
3、特色商贸集聚效应显现。近年来,先后引入腾峰、天华、中升、康桥等知名汽车商贸企业和路虎、捷豹、奔驰、大众、丰田、通用、吉普、福特等汽车品牌,中官路-329国道汽车商贸集聚区辐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目前,镇海全区汽车销售企业达到18家。2010年实现汽车销售额24.3亿元,2015年1-10月实现汽车销售额29.3亿元,预计“十二五”末实现汽车销售额35亿元。同时,逐步形成骆驼街道以东州商城为主的建材、五金、家具商贸集聚区,随着瑞丰商博城、红星国际广场的建设推进,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二)民生保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菜篮子保障有力。自2011年起,镇海全区开展新一轮的菜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并配套实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截至2014年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亿元,完成6个中心菜场和15个农村菜场的改造提升工作,20个肉菜追溯流通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建成宁波市级菜篮子基地9家,区级菜篮子基地4家。
2、米袋子供应充足。中心粮库建成投用,项目总用地118.86亩,库容达7万吨。实施地方粮食储备和管理。镇海区地方粮食储备规模26500吨、应急大米储备1100吨,地方储备食用植物油275吨。粮食收储公司下辖11个粮站,1个军粮供应点,共12个库点,拥有仓房69间,有效仓容25450吨。
三、对外经济合作保持发展优势
“十二五”期间,镇海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广泛发动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快速拓展镇海区企业外部发展空间。
从2011-2014年,镇海区对外合作营业额和对外投资稳步发展,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9%和34.1%。
1、对外承包业务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镇海区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宁波分公司、浙江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部省属企业充分发挥施工能力强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工程承包成效显著。
2014年,镇海区对外合作营业额完成1.86亿美元。另外,摩林铝业等企业的成套设备输出成境外承包工程新增长领域,2014年成套设备输出2551万美元,占比13.71%。2015年1-10月,镇海区完成对外合作营业额2.4亿美元,同比增加23.48%。
2、对外投资大项目优势更加明显。“十二五”以来,镇海区境外投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陆续有大项目落地,带动效应明显。其中,2011年,宁波甬冀贸易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开办九洋(印尼)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中方投资额达2812万美元,主要从事印尼海域铁矿砂船舶吸选并回运,这是镇海区企业在国外设立的首家境外资源开发公司。百隆东方在越南投资设立的百隆(越南)有限公司(总投资2.48亿美元),与申洲国际共同组建成立“越南福东工业园区—宁波工业区”。
2014年,镇海区新批境外投资16家,新批核准中方投资额2.32亿美元,同比增加27.3%;实际中方投资额8876.2万美元,同比增长10.8%。2015年1-10月,新批境外投资13家,新批核准中方投资额2.48亿美元,同比增加33.6%;实际中方投资额9484.4万美元,同比增加27.9%。
3、加快推进境外大项目进程。简化审批手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走出去”信息库,挖掘境外投资大项目,充分发挥境外投资大项目或园区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大“走出去”的扶持和鼓励政策,有重点、有步骤地拓展重点国家和地区,逐步建立起适应镇海区外贸、外经发展的营销网络,拓展本区域外贸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