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商务部十部委力促绿色消费 欧央行称欧元区经济风险上升或加大刺激力度信息来源:中商网
发布日期:2016-03-02 00:00
为促进绿色消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旅游局和国管局日前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20年, 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勤俭节约、 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意见指出, 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 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到2020年, 能效标识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等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以旧换再”试点,推广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建立健全对消费者的激励机制。
意见要求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2016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
意见还提出加强金融扶持。 银行金融业机构要认真落实绿色信贷指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 研究出台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 设施等绿色消费信贷的激励政策, 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开发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 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建筑提供保险保障。研究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
另据国际商报消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对一位欧洲议会成员的致信中表示,欧洲央行下周将针对经济风险加大、通胀不及预期的背景重估刺激政策,他还强调欧洲央行准备好使用所有必要的工具来提振欧元区通胀。
根据《华尔街日报》,德拉吉在这封时间标为3月1日的信中表示,将审查并重新考虑价值1.5万亿欧元的刺激政策。刺激政策重估将针对的背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剧导致经济下行风险较此前预期的有所增加,金融市场和大宗市场的波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信中表示,面对这一大环境,欧元区通胀将持续低于预期。
德拉吉还表示,如果欧洲央行决定行动,它“将有各种各样可用的政策工具”,且“我们动用职权范围内的政策工具来达成通胀目标的意愿没有任何限制。”
《华尔街日报》称,在3月9日到10日的利率会议上,欧洲央行将重新对2016年至2018年的经济做出预测,并有望对今年的通胀预测做出大幅下修。路透对18名交易员开展的投票显示,欧洲央行3月10日会议宣布降息概率为100%;扩大QE规模的概率为50%。
最新的通胀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CPI意外陷入萎缩。这增加了欧洲央行在3月会议上扩大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四大经济体中,德国、法国、西班牙三个国家的CPI全部不及预期。目前,欧元区19国的通胀水平已经接近三年不及欧央行“接近且略低于2%”的通胀目标。
欧元区2月CPI同比萎缩0.2%,创12个月新低,大幅不及预期的0.0%,前值为增长0.3%。欧元区2月核心CPI同比初值增0.7%,创10个月新低,预期0.9%,前值1%。
Capital Economics分析,欧元区CPI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跌至零以下,核心通胀率下降部分因为油价下跌能源通胀下降,此外食品通胀也表现疲软,但最令人担心的是,欧元区核心通胀率降至10个月新低。上述原因加上低通胀预期应该会让欧洲央行采取鸽派策略。该行预测,欧洲央行将再度宣布降息20个基点,并加快每月资产购买进度。
加拿大皇家银行欧洲经济学家Timo Del Carpio向彭博表示:“在会议之前,欧洲央行管委们必须更注意他们的言论将被如何解读。三月的会议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会议。同时,欧洲央行必须让人们摆脱他们束手无策的想法。”
附: 《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促进绿色消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
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还未形成,加剧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促进绿色消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到 2020 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三、着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
(一)深入开展全民教育。加强资源环境基本国情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和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开展全民绿色消费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体系,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等社会实践。把绿色消费作为妇女和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工继续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及有关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要求。
(二)广泛推进主题宣传。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组织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商场、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食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等创建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把绿色消费纳入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全国低碳日、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的作用,强化宣传推广。
各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要积极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制作发布公益广告,及时宣传报道绿色消费的理念经验和做法,加强舆论监督,曝光奢侈浪费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推行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开展旧衣“零抛弃”活动,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序推进二手服装再利用。抵制珍稀动物皮毛制品。推广绿色居住,减少无效照明,减少电器设备待机能耗,提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制定发布绿色旅游消费公约和消费指南。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在中小学校试点校服、课本循环利用。
(四)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到 2020 年,能效标识 2 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等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达到 50%以上。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以旧换再”试点,推广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建立健全对消费者的激励机制。实施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推广使用节能门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等绿色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推广环境标志产品,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干洗剂,引导使用低氨、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农药、化肥。鼓励选购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洗衣机等节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