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提示信息(2015.第28期)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5-07-13 00:00
1."一带一路"推动矿业市场布局"互联网+"
“我国是全球消耗矿产量最大的经济体,在矿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给我国矿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但如果运行不得当、不科学,仍然不行,所以我国矿业产业链需要借鉴新思维,走出矿业困境。
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已全面铺开,深入到各行各业,尤其是矿业能源行业。
近日,在2015年(第二届)矿业投资经验交流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指出,我国是全球消耗矿产量最大的经济体,在矿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给我国矿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但如果运行不得当、不科学,仍然不行,所以我国矿业产业链需要借鉴新思维,走出矿业困境。
海外资源布局迎来大好时机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5全球矿业报告:放手一搏》指出,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短期市场波动增加,矿业公司被迫节约成本并增加现金流,全球矿业公司40强企业市值骤然缩水1560亿美元。同时,2014年,全球矿业企业对大型项目的资本性支出下降了20%,预期在2015年还将持续缩减。
中铝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认为,在境外矿业资本市场一片萧条,矿业公司市值锐减,大多数勘探公司资金链条断裂,石油、黄金、铁矿石等价格始终保持在下降通道运行、不少中资企业对海外矿业投资大幅缩水而惊魂未定的时候,国际国内矿业形势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为我国海外资源布局带来了大好时机。
据香港国际矿业协会会长孙铁民介绍,上半年,我国矿业境外投资项目共63宗,同比增加61%。其中,由于投资回报速度的原因,油气是企业投资重点,其次是有色金属、非金属项目投资数额有所上升。其中,民营企业依旧是能源项目并购的主力军,占据所有项目的70%。即便如此,全球2702家上市的资源企业中,我国企业只占了7.6%,说明我国依旧有很多投资海外上市能源企业的机会。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志军表示,矿产品价格是逐渐升高的,矿业公司要生存下来,重要的问题是占有资源的品质,“一带一路”就是提振全球矿业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抓住矿业四季形势
王家华指出,目前,全球矿产品价格低廉,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收窄,矿业资产严重缩水,我国矿业形势呈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跟过去矿业躺着就能赚钱的形势相比,目前矿业是冬天;在互联网兴起的形势下,“互联网+矿业”必定能促进矿业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矿业属于早春;在矿产品价格下降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是夏天;在全球矿资产严重缩水,对有针对性并购收购的企业来说是收获的秋天。
王家华认为,我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综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推出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双边、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一带一路”就是以我国的经济模式带动世界的发展,在矿业全球化的背景下,矿产资源领域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地理毗邻、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的关键领域。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国际项目处处长刘大文指出,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已经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与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我国与沿海各国政治关系总体良好,进一步扩大合作有着良好基础。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需求潜力正逐渐显现,且总体需求大,需求周期长。
王家华强调,众所周知,“十二五”期间,我国矿业走出去交了不少学费,需要反思。目前,除煤炭外,矿业已经呈现正增长,未来国际矿业形势主要还是看我国,所以我国矿业产业链需要抓住“矿业四季”形势,借鉴新思维,走出矿业困境。
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SRK中国公司董事及合伙人、主任咨询师徐安顺表示,矿业投资项目的技术尽职调查需要从矿权方面、地质方面、资源估计方面、排产方面、水文地质方面、选矿方面、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入手。和志军表示,这些年,我国矿业界更加重视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进步,矿业公司更加重视对风险的控制等。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地质产业研究所所长牛丽贤认为,利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来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一是投资者需要有精湛的勘查技术,对勘查项目的资源前景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二是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和券商推荐,这对交易框架的设计有较高的要求。三是加大对管理团队的控制权。
海威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专家湛枢建议,我国矿业投资人应遵从准则和规范来编写项目的技术报告,向股市、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交高质量的报告,这样有助于规范作业公司的工作程序,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提升及维持高水准的专业技术工作,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获得投资人和项目利益关联方的信任,并获得项目所在地政府及社区的信任和认可,从而降低运营风险。
互联网和金融是未来方向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寻找新的经营模式成为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其中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个领域,企业争相尝试体验新的经济形态,抢占先机打造新阵营。互联网工具将在整个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矿业市场必将借助“互联网+”在矿业寒冬倒逼中寻找新契机,打造新引擎。
清蓝矿业圈创始人张焱认为,我国矿业实现“互联网+”的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行业效率不高,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二是金融服务不够,几乎没有矿业资本交易平台。三是企业内部管理非常粗放。四是矿业认识和交流不够,并较为封闭。
而天津国际矿权交易所副所长岳华认为,我国已经步入了矿业金融时代,现在的矿业权交易所虽然还有矿业金融因素,但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此,民生银行冶金事业部矿业金融中心负责人王凤全认为,“一带一路”矿业金融与投资策略,一是选择项目要把握未来的市场趋势,首先要把未来趋势看透,包括供需平衡、价格走势、现在所处阶段。二是要用少量的资金撬动大量的资金。三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控制地质风险,比如引入精湛的勘查技术。四是开发思路总体上来讲要以资本市场为导向。
王家华建议,推动“一带一路”矿业资源合作,一是增进文化包容合作意识,有的放矢制定矿业投资政策;二是全面参与矿产资源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合作深度和广度;三是政府从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加强基础评价和信息共享服务;四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矿业风险监测评价,搭建矿业合作的稳定平台。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2. "一带一路"北线建设再提速
“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3983.8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5.8%;沿线国家对华投资2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9%;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在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列出的数字全都指向一个事实:“一带一路”建设正展现出愈发蓬勃的活力。
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国际合作图景中,“一带一路”北线建设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出访欧洲、第六届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拉开帷幕等国际盛事推动下显现出升级提速之势。
“一带一路”对接“容克计划”
当前,欧盟正在计划设立一个总额达315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即“容克计划”),目的是通过投资促进欧洲的经济复苏。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亦以投资为主导。两者如何共处、交集更多还是冲突更大一直是舆论的焦点议题。“中欧经贸合作战略对接正在加速。目前,中国正在与欧盟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3150亿欧元战略投资计划对接,推动中欧产能合作。”沈丹阳如是回应道。他进一步举例分析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新工业法国”“英国制造2050”等战略都强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倡导的“亚欧互联互通”与构建泛欧交通网络、中欧陆海快线、新欧亚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不仅如此,“互联网+”与欧洲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欧洲智慧城市建设也可以相互促进。“中欧双方在各自改革中推动深度对接,将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创造巨大机遇。”沈丹阳表示。
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尤为令人眼前一亮。“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盟欢迎中国参与欧洲战略投资计划,释放了与中国加强金融合作的积极信号。李克强访欧期间,中国金融机构与欧方签署了许多合作协议,企业间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李克强倡议双方用好7000多亿元人民币互换机制,发挥在欧洲的4个人民币清算行作用,这些都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沈丹阳说。
在中国与欧洲的深度对接下,中国对欧投资已然驶入快车道。“据中方统计,今年1~5月,中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1亿美元,增速高达367.8%,对欧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大项目不断涌现,金额上亿欧元的大项目逐渐增多。金额增长的同时,中国对欧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涉及工程机械、汽车、地产、航运、电信、能源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沈丹阳介绍道。
“智造中国”走进俄罗斯
中国与“一带一路”北线国家俄罗斯的合作之旅也在延伸。~11日,俄罗斯第六届国际创新工业展将在叶卡捷琳堡举行。根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5月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将担任本届工业展的主宾国。“中国是该展举办6年来的首个主宾国,充分说明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是今年中俄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沈丹阳强调道。
据悉,本次展会以“智造中国”为主题,凸显中国制造的创新驱动概念,这也是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前沿成果首次“走出去”集中亮相,成为在当前中俄贸易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两国共同采取积极措施,提振两国地方和企业合作信心、保持双边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既为中国企业领略俄罗斯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卓越的科技水平提供了契机,也为俄罗斯企业近距离认识了解中国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打开了一扇窗口。”沈丹阳表示。
据沈丹阳介绍,此次中国馆展览总面积平方米,专题展区由高铁、航天、航空、船舶、电力、汽车、电子、机械、核能、卫星导航十大板块组成。“参展企业阵容强大,几乎都是国内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了中国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水平,可谓名副其实的‘工业国家队’。从对俄合作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对俄合作的‘主力军’,合作关联度高、基础好、潜力大。”沈丹阳总结道。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3.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经商处紧急安全提示
驻科威特各中资企业:
周五,位于科威特市中心萨瓦比尔区的伊玛目萨迪克清真寺发生爆炸,目前造成至少25人死亡,202人受伤。这是近年来在科威特发生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鉴于上述,中国驻科威特使馆经商处紧急提示你企业要教育员工:
一、务必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二、尽量避免前往大型商场、超市、剧院、机场、体育馆(场)、餐馆、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与宗教礼拜场所;
三、加强工地、办公与生活驻地安全保卫措施;
四、如遇紧急情况,一定要保持镇定,并迅速报警并联系我驻科威特使馆寻求协助。
科威特当地报警电话:00965-112
驻科威特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965-66977612
驻科威特使馆经商处紧急联系电话:00965-99368161;00965-99748501
中国外交部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
驻科威特使馆经商处
4. “只有走进埃及,才能将产品卖到那里”
接受采访当天,王林正刚从埃及匆匆赶回来。身为台州沙龙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林正一年得去埃及好几趟,看看埃及市场都在卖什么鞋,听听埃及企业说了什么话。“只有走进埃及,才能将产品卖进埃及”,这是王林正闯入埃及市场的秘诀,这次他前往埃及,也是为了和客户沟通,聊聊埃及对中国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产品需要做什么改变……
合作13年,一年出口埃及100多万双鞋
2003年,沙龙鞋业一岁时,就幸运地迎来了埃及和伊朗的订单:其中30个货柜来自埃及,5个货柜来自伊朗。
对于当时的情况,王林正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第一单生意是在展会上结的缘;他记得,那时埃及客户曾告诉他,以前埃及企业和中国做生意大部分都是委托香港等地的外贸公司,辗转进行合作,很少直接对接温岭本土生产企业;他更记得,出于对新企业的不放心,刚开始合作时,他们还得委托银行开具信用证……
但无论如何,30个货柜的订单,对于刚成立的沙龙鞋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惊喜。自此之后,埃及成了沙龙鞋业出口的主要市场,十几年不曾改变。
“企业新办第一年,生产能力有限,接待埃及一个国家就几乎饱和了。”王林正说,直到第二年,沙龙购入新设备,提升产能,才慢慢将生意版图扩大到伊朗、迪拜等同档次的国家,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但埃及自始至终都仍是沙龙的主力市场。
“不过现在和那时候不一样了。”王林正回忆说,最早时,出口埃及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只是每一种类的货量比较大,“现在鞋子种类多了,单一的货量则有所减少。不过总量仍提高了一半多,之前年出口50万双,如今已超过100万双。”
爱逛埃及超市,直面当地市场
沙龙鞋业的主打产品是拖鞋,这恰恰符合埃及人的口味。“埃及人甚至连出门见客穿的都是拖鞋。”王林正常年往埃及跑,也见证了沙龙出产的鞋这几年在埃及发生的变化,“事实上,埃及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非常高,埃及的超市里,99%的产品都是中国货。”
看着自家的鞋一步步走进埃及人的生活,王林正欣喜不已。“我去埃及超市考察时,都会看到当地人穿着我们生产的鞋,这至少能证明沙龙鞋业在埃及也有了知名度,有了固定市场。”他说,“不只是普通百姓,不少企业中层也在穿我们的鞋。”王林正有一次去埃及一家工厂考察,就看到企业领导层穿着沙龙生产的鞋子。
而来自海关的数据也显示,沙龙的鞋在埃及市场颇受欢迎,今年一季度出口埃及就达1285.51万元(一季度温岭出口埃及鞋类1728.2万元),同比增长67.4%,占了温岭产品出口埃及的14%。而2014年,温岭出口埃及鞋类达到7160.53万元,其中沙龙鞋业就有5205.82万元,同比增长68.1%。
“想要将产品卖进一个市场,你就要走进这个市场。”这是王林正花了十几年时间得出的经验。“我到埃及,除了和客户沟通,最主要的是能直面埃及市场,感受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这个市场,知名度又如何。”来到埃及,王林正总会去周边市场走走,买几双埃及产的鞋研究研究。
受周边国家冲击,温岭鞋优势渐失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沙龙鞋业已在埃及站稳了脚,但这几年,王林正感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明显的压力就来自于埃及人对温岭鞋的评价。“最初进入埃及时,温岭鞋在埃及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想去买一双本地产的鞋,但当地卖家却会推荐温岭鞋,原因是温岭鞋质量好。”王林正说,这几年,埃及对温岭鞋的评价却截然相反,“我有一次去埃及买样品鞋,其中一双鞋卖60元,另一双鞋卖80元。我问对方能不能便宜点,对方的回答却是:80元的鞋是印度产的,就值这个价。而60元的却是温岭产的。”
印度鞋在埃及卖价高于温岭鞋,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就在2013年之前,温岭鞋在埃及还有着绝对的优势,那时候,印度鞋在埃及市场是看不到的。但这几年,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鞋进入了埃及市场,比如印度、泰国、越南。”王林正说。
“有印度客户来和我谈合作,他说,‘你们从埃及市场接单,我们来生产,挂你们的品牌。而且从我们这里出货,还不会有政策阻碍。这件事让王林正一下子有了危机意识:印度生产的鞋成本比中国低,这是他们如今与温岭鞋竞争的优势,他们的劣势只是不如温岭鞋有知名度。
“温岭鞋在埃及的优势依然存在,但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显然就没那么大了。甚至于,有些合作商更信任印度等国家。”王林正说,“这样的信任就体现在零售价上。印度鞋的进口成本虽然低,但他们有些鞋的零售价格却开始高于温岭鞋。这就是危机的前兆。”
适应埃及市场,
温岭鞋要做得更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危机,又该如何去转危为安?老话常谈,关键点依然在质量上。
“不是说温岭鞋质量差,这几年,无论是鞋面材料或是工艺上都已有所提高。鞋面花样越来越精致,材料上也越来越舒适,但温岭鞋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鞋底和鞋帮。”王林正说,温岭鞋出口埃及的均价是2美元~3美元一双,这也说明埃及不是一个消费高的国家,很多时候他们不需要鞋面有多精致,但他们一定要求鞋子要牢,鞋底要耐磨,和鞋帮之间要不容易脱胶。“但如今,温岭鞋比印度鞋漂亮,印度鞋却比温岭鞋牢。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温岭鞋企进入埃及市场,开始自己人压自己人的价,价格的降低带来的自然是质量的降低。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做坏了埃及的市场。”
今年开始,埃及出台新标,专门对中国产品的质量进行从严把关。“我们这次去埃及,就是为了和客户沟通新标准实施后该怎么合作。”王林正已经感觉到新标带来的影响,“虽然如今出口埃及鞋的价格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对品质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在我看来,质量依然是基石,在不提高价格的条件下,我宁愿减少一些在工艺花样上的成本,也要把鞋子质量做牢。”
期盼“一带一路”
带来更多商机
延续这个话题,王林正也和记者谈到了“一带一路”经济圈的建设。他的话题从“古丝绸之路”开始,在看他来,时间在变,经商之道不变。
早在公元前1070年,古中国与古埃及就已在丝绸之路上相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联系两国的纽带。“其实之前,我们就已开始关注‘一带一路’的新闻,我们也期盼着两个国家能加强合作,形成共荣经济圈。这样一来,交通将会更方便,我们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埃及市场。更重要的是,双方贸易多了,埃及对中国产品的政策壁垒也许就会少了,这也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除了埃及市场,沙龙鞋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西班牙等都有贸易合作伙伴。“如今‘义新欧’班列已经开通,发货到西班牙只需要15天时间;而哈萨克斯坦的订单,以前发货都需要通过乌鲁木齐才能转到那里,交通打通后,我们就能节省不少时间。”王林正说。文章来源:温岭日报
5. 阿经济前景堪忧
阿总理萨拉勒近日在国家能源工作会议上就阿目前经济形势及预期发表讲话。萨拉勒表示,如按照目前的财政支出及进口额衡量,至2019年国家将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
萨强调,如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4年后外汇储备将仅剩380亿美元;如油价维持在每桶55美元,4年后外汇储备将仅剩90亿美元,即只能支撑不足一个月的进口消费。意即如油价维持在55-60美元/桶,在“2015-2019五年计划”发展的末年,国家外汇储备将基本耗尽。专家预计,如政府的应对危机方案执行不到位或公共支出不削减,财政收入调节基金将在2-3年内枯竭,最迟至2019年或2020年左右,诸多社会问题将更加尖锐。至那时,政府或将被迫举债或申请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
从目前形势看,因国家可能继续实施在建设领域大幅投入、对国际民生必需品采取大量补贴的政策,在建设领域如不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回旋的余地较小。
今年一季度,阿石化产品同比出口下降45%,贸易赤字达170亿美元(2014年同期贸易盈余180亿美元)。文章来源:驻阿尔及利亚经商参处
6. IATA:中东航空货运发展前景看好
据阿联酋《国民报》报道,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近日发布消息称,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整体出现收缩和增长放缓情况,2014年航空货运量增长微弱,飞机载量率也出现下降。但IATA数据显示,中东地区是全球唯一一个航空货运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的地区。
据悉,今年5月中东地区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18%,而同期欧洲和北美航空货运量却分别出现了1.3%和2.9%的下降。IATA认为,中东各国贸易量的增长、航空货运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东各大航空公司努力开拓新航线的发展战略是支撑本地区航空货运量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航空货运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物流和制造企业在中东拓展业务,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的交通网络。报道称,迪拜新建的马克图姆机场在2015年首次跻身全球最繁忙的前20大货运中心。文章来源: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商参处
7. 毛里求斯被评为非洲表现最好的经济体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近期发布的《非洲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题名为《非洲经济转型》,毛里求斯被评为非洲表现最好的经济体。该报告主要对非洲38个国家3个领域的经济数据进行了评估,内容包括农业产值、服务业增长以及全球和地区价值链。
根据《报告》显示,毛里求斯在全球参与评比的144个经济体重排名第39位,在非洲排名第一,毛里求斯保持其竞争力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国家自2006年以来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健康、教育等领域。该报告称,毛里求斯目前已经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若要保持其竞争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同时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商业环境。
驻毛里求斯使馆经商参处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文章来源:毛里求斯官网
8. 2016年贝宁政府重点经济政策
据当地媒体报道,月22日,贝宁议会开始审议由政府提交的2016年预算报告。根据报告,2016年贝政府重点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能源、交通、信息与通讯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国家公路和地方公路、城市卫生设施、连接科托努至尼亚美的铁路等。
2、提高科托努港口的地区竞争力,改善营商环境。
3、提高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力,促进玉米、水稻、菠萝、腰果生产。棉花目标产量,2016年为42万吨,比2015年40万吨增加2万吨。
4、建立旨在发展全国和地方教育和改善卫生质量的框架体制;
5、改善国家治理;
6、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7、促进年轻人就业;
8、赋予妇女更多权利。
文章来源:驻贝宁经商参处
9.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南非矿产量影响明显
据南非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南非矿产量同比增长2.7%。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铂产量大增99.6%。分析认为,经季节调整后的5月矿产量环比下降4.7%,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南非造成的影响。
文章来源:驻南非经商参处
10. 西共体:目前已有8个成员国开始执行西共体共同对外关税
西共体委员会月29日向外界通报了有关西共体15国实行共同对外关税情况。截至2015年6月,贝宁、贝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多哥等8国已经开始实行西共体共同对外关税。加纳将于今年7月开始实行共同对外关税。受埃博拉疫情影响,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三国暂无法实行共同对外关税。受官方文本葡萄牙语翻译问题影响,佛得角和几内亚比绍尚未确定共同对外关税的实施时间;受技术设备不成熟问题影响,冈比亚实施共同对外关税时间待定。(刘克)文章来源:驻尼日利亚经商参
11. 挖掘互利共赢新亮点、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平稳发展
中美建交36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1979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仅有24.5亿美元。201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5550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长220多倍。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中美经济高度互补,两国优势产品在对方市场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双方合作空间广阔。
在出口方面,据中方统计,2014年中国对美货物出口额达3960亿美元,同比增长6.4%,占同期中国货物出口总额的16.9%。分商品看,中国对美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其次是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以及贱金属及制品。据美商务部统计,2014年,美自华进口机电产品2323亿美元,占美自华进口总额的49.8%;进口家具玩具507.5亿美元,占美自华进口总额的10.9%;进口纺织品及原料411.8亿美元,占美自华进口总额的8.8%。中国是美机电产品、家具玩具、纺织品、塑料橡胶和光学钟表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上述产品占美市场份额分别为36.4%、59.6%、37.2%、26%和14.4%,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进口方面,据中方统计,2014年中国自美进口1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1%。据美商务部统计,美对华出口已连续六年保持增长。大豆、民用航空器、汽车和机械产品是中国自美进口主要商品。2014年,美对华出口上述产品分别为148亿美元、139亿美元、132亿美元和124.5亿美元,占同期美对华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11.9%、11.2%、10.7%和10%。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多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为促进经济发展,中美两国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国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将不断推进城镇化,实行扩大内需政策,鼓励消费和进口。这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提供巨大商机。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为中国优质产品出口提供了较好地外部环境。同时,美联邦、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选择美国”投资倡议(Select USA Initiative),为中国企业扩大在美投资,带动资金、产品、技术出口创造了机遇。
为扩大中美双边贸易,更好地利用两国经济互补性,加深利益融合,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平稳、健康发展,我认为今后两国政府和企业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在多、双边层面积极推动达成贸易和投资协定,扩展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中国正在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加深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在多边框架下,中国正积极参与《环境产品协定》、《政府采购协定》和《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并努力推动《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落实。这都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在更广泛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降低贸易成本、开拓国际市场。在双边层面上,目前中美正在开展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的投资协定谈判,这是中国外资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该协定顺利达成后,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将迈上一个新高度。两国企业开展经贸合作将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并得到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二、充分利用中美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解决企业核心关切,化解妨碍贸易发展的政策性障碍。近年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经贸领域的高层对话机制在加强两国政府间沟通、管控分歧、深化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为推动双边贸易更平衡、互利发展,中方将利用现有机制重点促进美政府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在投资审查过程中更公平对待各类中资企业、切实履行有关市场经济地位承诺。
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着力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积极稳妥地开展对美投资。尽管中国优势产品在美已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持有廉价、低质的看法。为树立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企业应视质量为生命,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而不是通过低价竞争换取暂时的市场。同时企业需积极研发新产品,以创新取胜。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增速较快。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有助于美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同时中国企业也可获得更广的市场和更好地利润回报,并可推动中国优势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中国企业在赴美投资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利用咨询、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充分了解美国市场和法律体系,避免付出高额“学费”。
四、深化省州交流,夯实经贸合作基础,打造合作新亮点。自2013年以来,中国有关省市已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艾奥瓦州、德克萨斯州和芝加哥市建立了四个贸易投资联合工作组。这些工作组促进了双方政府、企业和人员往来,有助于双方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互利合作的新领域。中美省州经贸合作为深化中美经贸关系增添了新维度,将使双方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和多元化。文章来源:驻美国经商参处
12. 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将建立一批经济特别开发区
墨西哥《金融家报》月7日报道,墨总统培尼亚在“国际生产力峰会”发言中表示,联邦政府9月将向议会提交建立一批经济开发特区草案,旨在利用中长期鼓励刺激政策吸引外资。上述经济开发特区拟在恰帕斯州、格雷罗州和瓦哈卡州建立。文章来源:金融家报
13. 智利开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
智利《战略报》报道,Enel 绿色能源集团(EGP)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区开始建设一新的太阳能发电站,一旦建成,将成为智利目前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该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60兆瓦,发电能力为每年400GWh,相当于智利19万个家庭的年用电量,建成后可减少约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据EGP公司透露,项目总投资约为2.7亿美元,预计2016年上半年投产运营,所发电力将输送智利北部互联电网系统(SING)。
目前EGP公司在智运营的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600兆瓦,其中340兆瓦为风力发电,154兆瓦为光伏发电,92兆瓦为水电。文章来源:驻智利经商参处
14. 世界需要专业性能源银行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Energy Outlook)报告,未来25年,为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共需51万亿美元资金。
IEA对能源投资的定义涵盖各类能源的勘探、生产、分配、运输和加工,包括新投资项目和对现有资本存量的置换。IEA预测,所需的51万亿美元投资总额中,约有30万亿美元将投入到化石燃料的开采、运输和石油精炼方面。其他部分将大多数将投向电力行业,包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7.4万亿美元,向核电投入1.5万亿美元;还有8.7万亿美元将投入到输配电系统的建设。
能源投资受到有效需求——也就是人口总数(全世界人口在接下来25年将增加15亿到20亿)繁荣的推动。
预测的51万亿美元资金需求中,2/3将来自非经合组织(OECD)成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要保证能源能够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我们需要创建一些对能源项目耗时及相关风险十分了解,并有能力应对这些问题的新机构,从而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匹配。文章来源:驻英国经商参处
15. 欧盟贸易委员就欧洲议会TTIP决议投票发表声明
欧委会网站消息。继欧洲议会就TTIP决议投票后(436票支持通过决议),欧委会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专门发表声明。她表示,欧洲议会今日的投票结果为继续推进TTIP谈判确立了强有力和前瞻性的政治平台。投票清晰地表明只有高雄心水平、全面和平衡的协议,为欧洲创造就业和增长的协议才能获得支持。这也是其本人致力于追求的目标。
投票结果表明,旧的IDSD机制不应也不能在TTIP中复制。欧洲议会强调的“新的体系”的声音必须被听到,争端解决体系也必将是新的体系。其本人于今年5月向议会提交了改革ISDS的概念文件,现在将继续努力,并提升至法律提议,以将其纳入TTIP文本。
马表示,其本人非常欢迎欧洲议会对TTIP的讨论,并希望讨论能澄清TTIP相关事项。TTIP不会对欧盟公共服务产生影响,不会挑战欧盟和成员国议会的权力,不会影响欧盟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因此,担忧毫无依据。TTIP是创造就业和塑造高标准的协定,TTIP是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为欧盟塑造全球化进程的协定。文章来源: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
(编辑:虞雪红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