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提示信息(2015.第12期)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5-03-24 00:0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1.追逐亚投行 共注新动力——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时与势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金旼旼)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募集最后期限即将到来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欧洲国家“扎堆”提出申请,让很多国际观察家大呼意外。

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中国倡导并筹建亚投行的宗旨和意图,就不应大惊小怪。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造福亚洲,为亚洲发展注入新动力,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提议创建亚投行,只是对现有国际治理秩序的增益和补充,旨在同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相互补充,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的经济繁荣。

共享亚太发展红利

在错过成为第一批正式意向创始成员国后,英法德意四国为何最终选择申请加入亚投行?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亚洲成为任何国家都不能放弃的“价值投资”宝地。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傅立门对新华社记者说,欧洲四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考量,是“为了参与一项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地区的重大经济倡议”。亚洲经济在腾飞,其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使亚洲成为潜力无穷的投资沃土。

据介绍,初期亚投行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今后亚投行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也认为,欧洲四国是看到了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可以为欧洲在亚洲区域的投资提供“中国担保”,增强投资保护。这证明了中国在促进欧洲与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纽带作用。

善谋势者方能成大事,通过合作分享发展趋势带来的红利,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亚投行创立问题上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放下偏见、寻求合作者都成功分享到了巨大的中国发展红利,这也是中国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的基础所在。

增益国际金融治理

客观来说,像亚投行这样一家服务于地区的专门性开发银行,不可能改变世界银行和现有地区性开发机构在全球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亚投行是补充和增益、而非挑战和替代全球治理秩序。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日前在东京就对设立亚投行,以及英国加入亚投行表示欢迎,并指出世行和亚投行具有巨大合作潜力。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高达8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资金能力,即便是世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加起来,也远远难以填满这个缺口。因此,这是一个大到没有人可以单独吃完的蛋糕,合作意味着所有人可以分得更大的一块。

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对新华社记者说,亚投行既非一种侵蚀既有多边机构的企图,也非一种按照中国利益需求重建世界权力结构的倡议。

在某种程度上,亚投行所发挥的“鲶鱼效应”将推动现有国际机构的改革。不可否认,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构成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的三大基础性机构,或多或少出现了低效和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亚投行的兴起,搅起世界多边机构一池春水,引发竞争模式,这对全球而言,无疑有利。全球治理机构标准将逐渐提高,”美国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的评论可谓公允。

不是对抗而是互补

有人宣称,亚投行的成立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不符合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正如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说,业务定位为准商业性的亚投行不应变成国家之间博弈的机构,不应搞政治化。

针对美国方面有关亚投行在环保标准和透明度等方面的担忧,楼继伟说,不同国家对亚投行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大家可以进行充分交流。作为一家政府间性质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将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作,“亚投行将吸收和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治理结构、保障政策方面好的做法,关注环境、移民问题等。”

的确,亚投行不应当成为中美对抗的舞台。实际上,正在努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要的共同责任,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荣休所长弗雷德·贝格斯滕在日前发表的《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的文章中说,中美应在亚投行问题上加强合作。他写道:“美国还应鼓励世行和其他现有多边贷款机构与亚投行密切合作。这样,亚投行项目就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并受益于中国不断增强的发挥建设性全球领导力的意愿。”

世界需要亚投行,亚投行也需要世界。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加入值得欢迎。并且中国政府也一再表明,亚投行是一个旨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开放性合作平台。中方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这个开放、包容的机构,共同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韩提议建设韩半岛高铁项目,实现“首尔—北京1日生活圈”

据每日经济20日报道,每日经济提议建设韩半岛高铁项目,以实现“首尔—北京1日生活圈”。该项目分两个阶段,先是在釜山—首尔高铁的基础上连接首尔—平壤—新义州高铁,再是在鸭绿江上建设新义州至丹东高铁。分析称,中国即将开通沈阳至丹东高铁,并计划于2019年开通北京到沈阳高铁。如现在启动韩半岛高铁项目建设,釜山至北京高铁则有望在2030年前开通,届时从北京乘坐高铁至首尔(长)仅需6个小时,将大大方便中国游客访韩,釜山至北京的一站式物流网也有望建成。韩铁路技术研究院专家表示,朝鲜是唯一未连接大陆铁路的地区,中国和俄罗斯对连接朝鲜铁路项目很感兴趣。考虑到朝鲜的土地和人工费用,首尔至新义州高铁建设费用预计为8万亿韩元;如韩国建筑公司参与建设的话,总费用约为20万亿韩元。文章来源:每日经济

3.印度正通过发展服务业来减少与中国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

《印度快报》报道,由于在制造业领域不及中国,印度正转向发展服务业来减少两国间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印度商工部计划重点在信息技术、制药、纺织、农产品和旅游业五方面加大对中国的出口。新德里也正考虑与北京成立联合工作组来讨论这些服务业在印度的增长。

“这将是部长级别的联合工作组,并将制定印度服务业在中国的推广战略。该工作组成员很快会见面。”一位印度高级官员告诉印度快报的记者。中国出口产品传统上由劳动密集型产品构成,现在正向高科技产品转变,这些服务领域是个空白。“印度正着力填补这些空白领域,”该官员补充道。他表示,印度尤其可在旅游和制药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有很大潜力,因为中国每年有1亿游客到美国、欧洲等地旅游。2013-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在旅游上的花费达1300亿美元。这些旅游者很少光顾印度。我们正致力于加快推进印度成为中国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官员称。印度旅游部和商工部已就如何发展“唐玄奘之旅”进行了讨论。

2013-14财年,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362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华出口148亿美元,进口则达510亿美元。

另外,该官员称,在制药领域,中国大量生产原材料,而在成品药方面却没有过硬的品牌,因此,中国可成为印度药品重要的出口市场。

印度储备银行2012年的研究表明,在制药领域,中国因为其“分化的政策体制和管理水平”,发展远不及印度。该研究显示,中国尚无药品生产线和新药品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文章来源:驻印度经商参处

4. 预计3年后柬埔寨实现电力自给自足

(来源:金边晚报)

根据国会第九委员会于本月召开的传召了矿产和能源部长瑞赛出席的听证会获知,预计3年后,柬埔寨的电力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从邻国越南和泰国购电,同时电价也将慢慢的降低。文章来源:中国-东盟研究院

5. 日元贬值致制造业海外回迁 日本出口额持续攀升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布的今年2月份贸易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出口额连续第六个月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和美国经济好转。日本大型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将海外工厂迁回国内,这也有望拉动出口。

据报道,日本今年2月份的出口额达5941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77亿元),同比增加2.4%。其中向美国和欧盟(EU)的出口有所增长,推升了整体出口额。

报道指出,尤其是经济好转的美国对日本出口产业的支撑效应日益增强。自2014年12月以来,对美出口增幅连续三个月超过10%。

日媒分析称,随着日本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日元持续贬值,部分日本厂商认为这些因素有利于通过出口确保盈利,将生产迁回国内。这也将对该国出口形成支撑。本田与日产汽车公司在国内增产出口车,松下和夏普则提出了将海外部分家电工厂迁回国内的战略。

对此,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南武志指出:“由于日元贬值,日本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加之(日本厂商)纷纷将生产迁回国内,出口应该会继续回暖。” 文章来源:人民网

6. 中国企业“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华网重庆月12日电(记者徐旭忠 牟旭 赵宇航)2017年夏,重庆力帆集团位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的整车工厂预计将建成投产,这是力帆汽车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后,像力帆一样的中国西部企业看到了“走西口”的机遇,不少企业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欧亚大陆新兴市场挖掘第一桶金。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对未知市场估计不足而吃了亏。

近年来,宁夏和阿拉伯国家日渐热络的交流合作让金通控股集团看到了商机。作为国内大型黄金珠宝生产加工企业,金通控股集团的黄金珠宝首饰主要面对阿拉伯国家市场。

2013年,集团通过中阿博览会达成意向,投资6.6亿元建设西部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将深圳的黄金加工产业链转移到银川综合保税区。

“银川最吸引我的就是将要开通的迪拜直航。黄金行业进送货都是人工携带。往返‘银川-迪拜’直航路线要比“深圳-香港-迪拜”路线节省6个小时,成本节省2万元,一年就能节省近2000万元。另外,银川的用工成本也比深圳低很多。”该集团副总裁刘政志说。

向西开放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企业打开了从中亚到南亚、西亚、中东欧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兰石集团是国内石油钻采、炼化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自身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能力以及价格优势,已成功进入中亚和俄罗斯市场。

兰石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说,“中亚国家和俄罗斯是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对钻采炼化设备需求大,2013年土库曼斯坦向我们订购了7台石油钻机,2014年5月又追加订购8台,合同总金额9.5亿元。目前,集团装备制造业务三分之一的份额来自国外,兰石俄罗斯公司等国外分公司也在筹建中。”

向西开放虽然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但由于欧亚大陆腹地整体开放程度低,投资壁垒多,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原因,让一些“走西口”的企业担忧投资风险。

例如,陕煤集团在欧亚大陆腹地新兴市场投资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负责该项目的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玉昆介绍说,2009年,陕煤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德市投资建设80万吨炼油项目。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壁垒让这个项目的建设步履维艰,原本计划1年半的工期,延长到5年。项目最终投资额竟是预算的好几倍。

专家表示,向西开放的对象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低、市场秩序尚不成熟,和这些国家开展贸易、投资,应该以政府行为作为先导。在双方初期磨合中,问题矛盾较多,这些政府间项目可以调动国家力量协调处理。待双方互相了解,建立畅通的协调机制后,企业自发的走出去行为方可跟进。文章来源:新华网

7.中国企业“移情别恋”欧元债券

欧洲央行开启QE 已买入德国国债

昨日,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欧元区政府债券。消息人士称,欧元区各国央行买入了德国国债,欧元区主权债券全线上涨。欧洲央行与德国央行随后也确认,昨日开始购债计划。

随着欧元区启动的量化宽松计划在全球市场激起涟漪,中国企业纷纷弃用人民币发债,转而发行新的欧元离岸债券。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内地企业已发行价值29亿美元的欧元计价债券,相形之下,去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是零,2014年全年这个数字为33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借款人近来回避离岸人民币债券,也就是所谓“点心”债券。今年发行的点心债券仅2.5亿美元,大大少于去年头3个月的66亿美元。美元借款规模稳定在高位,今年迄今已发行163亿美元的美元债券。

自欧洲央行宣布量化宽松计划以来,欧债筹资成本不断下跌。摩根大通估计,如今市场上有逾1.5万亿欧元的欧元区主权债券向投资者提供负数的收益率。

对欧元债券的新关注,也标志着中国企业筹资习惯的改变,部分反映了亚洲一些最具收购意识的企业持有的欧元区资产日益增加。欧元债券可用于为交易筹资、或用于外汇管理。过去6个月,欧元兑人民币下跌13%。

国家电网今年1月筹资10亿欧元,该公司持有葡萄牙和意大利电网运营商的股份。另一家欧元债券发行者复星国际已在葡萄牙拥有金融和医疗资产、在希腊拥有免税店、

为降低筹资成本、促使投资者来源多样化,印度、韩国和中国香港的企业也开始选择欧元债券。(新浪)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8.投资埃及追寻成功的力量

旨在吸引海内外投资、助力埃及经济复苏的埃及经济发展大会日前在埃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蔡金勇表示,埃及当前经济形势好转、投资前景良好,但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投资环境亟待改善等挑战。

埃及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政治和人口大国。自2011年初发生政治动荡以来,埃及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增速一度降至2%,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外资大量流失,旅游业遭受重创,失业率目前高达13%。2014年6月塞西就任总统后,埃及政府推行了削减能源补贴、改进税制、修订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等改革措施,力图重振疲弱的经济。

蔡金勇认为,随着政局回稳和改革初见成效,埃及经济形势好转、前景乐观,但发展仍面临很大挑战,尤其是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方面的状况亟待改善。埃及农业、制造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靠良好的基础设施、能源来支撑。此外,埃及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仍未放开,投融资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政府亟待在这些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蔡金勇认为,埃及拥有充裕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然有发展潜力,在基础设施、旅游业和制造业领域存在大量投资机会。而IFC的作用就在于在挑战性的环境里寻找机会,把更多投资者带进埃及市场。

IFC为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股权融资以及配套的咨询服务。IFC在埃及已开展多年的业务,致力于支持企业发展带动就业、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向投资者介绍埃及的长期投资潜力。

蔡金勇说,IFC作为沟通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政府了解私营部门的需求、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私营部门提供融资和咨询服务,进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表示,今后IFC会在埃及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旨在吸引投资的埃及经济发展大会迎来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政府官员、投资者和媒体代表与会。蔡金勇说,这表明投资者对赴埃投资兴趣浓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看到埃及在改善投资环境、解决投资者面临的困难等方面作出实质性改变。

在经济发展大会上就国际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埃及经济社会发展议题讨论发言时,蔡金勇说,下一阶段埃及消除发展中障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投资基础设施不能仅仅依赖外汇、外资,还要充分调动本国资金。另外,应找出埃及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创造可持续的就业。

蔡金勇说,埃及2011年发生政局动荡以来,一些投资者对到埃及投资表示担忧,因此,过去3年来IFC在私营部门投资仅10亿美元。但他认为,IFC最有价值的不是投入的资金本身,而是能够发现投资需求的全球网络。“埃及政府已经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而私营部门则是舞台上的表演者,IFC希望能够成为推动舞台上的戏剧成功上演的力量。”蔡金勇说。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9.助力“走出去”金融做更多

本报讯记者汤莉报道就提升中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走出去”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有几点建议。

进一步放宽对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限制。在放宽银行并购融资贷款限制外,进一步调整企业债券发行等管理规定,为企业“走出去”所需资金的筹备提供多渠道且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适当放松金融管制也有利于中企海外并购项目的境内融资。”王辉耀建议,可适度扩大商业保险、个人社保基金等资金进入海外并购融资领域,适当降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境内审批的实体和程序性要求,为企业境外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设立中国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为开展海外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外投资,降低中资银行的融资成本,为“走出去”的中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融资成本。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国际投融资业务部门,打造专业平台。目前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设有国际投融资业务部门,作为客户企业与银行的专业沟通平台,并可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

加力培养金融类国际化人才,重视海外留学人才的吸纳和引进。目前国内银行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水平相对落后,且专业人才匮乏。以并购贷款业务为例,商业银行应完成包括并购贷款业务受理、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在内的多项主要并购环节的风险管理控制工作,业务复杂程度较境内贷款更高,对相关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配备专门风险管控团队,团队负责人应有3年以上的并购从业经验,成员可包括但不限于并购专家、信贷专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和财务专家等。王辉耀指出,海外留学生是国际化金融类储备人才资源。《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显示,金融类专业是当前海外留学生选择的最热门专业之一。大量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应为我国金融业所用。应特别注意吸纳具有外资银行、外资投资银行经验的高层次金融人才,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国际融资业务提供人才支撑。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10. 中国企业“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华网重庆月12日电(记者徐旭忠 牟旭 赵宇航)2017年夏,重庆力帆集团位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的整车工厂预计将建成投产,这是力帆汽车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后,像力帆一样的中国西部企业看到了“走西口”的机遇,不少企业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欧亚大陆新兴市场挖掘第一桶金。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对未知市场估计不足而吃了亏。

近年来,宁夏和阿拉伯国家日渐热络的交流合作让金通控股集团看到了商机。作为国内大型黄金珠宝生产加工企业,金通控股集团的黄金珠宝首饰主要面对阿拉伯国家市场。

2013年,集团通过中阿博览会达成意向,投资6.6亿元建设西部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将深圳的黄金加工产业链转移到银川综合保税区。

“银川最吸引我的就是将要开通的迪拜直航。黄金行业进送货都是人工携带。往返‘银川-迪拜’直航路线要比“深圳-香港-迪拜”路线节省6个小时,成本节省2万元,一年就能节省近2000万元。另外,银川的用工成本也比深圳低很多。”该集团副总裁刘政志说。

向西开放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企业打开了从中亚到南亚、西亚、中东欧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兰石集团是国内石油钻采、炼化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自身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能力以及价格优势,已成功进入中亚和俄罗斯市场。

兰石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说,“中亚国家和俄罗斯是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对钻采炼化设备需求大,2013年土库曼斯坦向我们订购了7台石油钻机,2014年5月又追加订购8台,合同总金额9.5亿元。目前,集团装备制造业务三分之一的份额来自国外,兰石俄罗斯公司等国外分公司也在筹建中。”

向西开放虽然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但由于欧亚大陆腹地整体开放程度低,投资壁垒多,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原因,让一些“走西口”的企业担忧投资风险。

例如,陕煤集团在欧亚大陆腹地新兴市场投资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负责该项目的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玉昆介绍说,2009年,陕煤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德市投资建设80万吨炼油项目。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壁垒让这个项目的建设步履维艰,原本计划1年半的工期,延长到5年。项目最终投资额竟是预算的好几倍。

专家表示,向西开放的对象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低、市场秩序尚不成熟,和这些国家开展贸易、投资,应该以政府行为作为先导。在双方初期磨合中,问题矛盾较多,这些政府间项目可以调动国家力量协调处理。待双方互相了解,建立畅通的协调机制后,企业自发的走出去行为方可跟进。文章来源:新华网

11.希腊大使看两会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 期待中国投资

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表示,“希腊政府上月表示将采取一切手段和可能保护中方在希投资,并鼓励双方在海事领域扩大合作,”科斯蒂斯介绍说。,希腊新任总理齐普拉斯在比雷埃夫斯港访问中国军舰时重申,中国企业对希腊的投资至关重要,相信希腊可以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商业大门。

中国经济网北京讯(记者 吴菁 杨潇)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这些‘新常态’下释放出的讯号为中国和希腊两个文明古国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合作机遇,”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近日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如是说。

科斯蒂斯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最受外界关注,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标志着中国政府将落实政策,鼓励进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不仅要走得出,还得走得稳。这些信号对包括希腊在内的寻求加强和优化双边贸易的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在他看来,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将陆续落实一系列大工程、大项目,将带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合作机遇。希腊作为能够连接中国和欧洲投资和贸易流动的门户国家,成为串联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重要支点,中国出口产品运抵希腊后,可以更经济、更便捷地输送到欧洲市场。

“正如我国政府上月表示,希腊将采取一切手段和可能保护中方在希投资,并鼓励双方在海事领域扩大合作,”科斯蒂斯介绍说。,希腊新任总理齐普拉斯在比雷埃夫斯港访问中国军舰时重申,中国企业对希腊的投资至关重要,相信希腊可以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商业大门。

科斯蒂斯指出,中希在经贸、旅游、文化、科教等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希腊食品和奢侈品在欧美市场受到热捧,而中国市场无穷大,正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认可高档商品。希腊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家喻户晓,圣托里尼、迈泰奥拉令人神往,历史文化与爱琴海碰撞,使希腊之旅独具特色,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希腊旅游。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赴希腊游客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希腊已经成为中国人最想去的五个目的地之一。2014年赴希人数突破13万人,比2013年增长了75%,2015年预计增长70-80%。来源:中国经济网

12.中国投资者“瞄上”中东欧 将掀起地区投资大潮

凤凰财经选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文章称,目前,众多中国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欧洲中部与东部的投资机会,意欲赶超在欧洲投资成绩领先于他们的其他竞争对手,而这或将掀起一场针对中东欧的投资大潮。以下为文章摘编:

拉法乌安杰耶夫斯基(Rafa Andrzejewski)腰包里有15亿美元的中国资金着急花出去,他真的很急。

从北面的塔林到南面的地拉那,这位CEE Equity Partners的投资总监正急着在整个中东欧寻找机会,花掉中国投资者给他的资金。

中国投资者在非洲获得成功,但在欧洲的投资成绩却落后于包括韩国人在内的竞争对手。中国投资者渴望收购重要资产和投资重大项目。欧洲大陆崛起中的东部地区正在上演一股抢购潮,安杰耶夫斯基发觉自己正排在抢购队伍的前排。

他说:“可以说,这首先是支用来展示善意的基金。目的是证明当中国人投资时,他们是在做有益的事。在本地区的投资大潮中,我们或许正站在最前沿。”

尽管中国在欧投资急剧上升,但它与美国等对欧主要投资国相比仍相形见绌。中国还落后于日本、韩国等亚洲竞争对手,这些国家已与东欧建立起了重要的投资伙伴关系。

韩国车企现代(Hyundai)和起亚(Kia)已在斯洛伐克和捷克投资数十亿欧元,韩国一家投资者还入股了捷克航空(Czech Airlines),并与布拉格机场达成合资协议。

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port-Import Bank)特别融资账户部副总经理王红卫说:“韩国已在这里作出了投资……他们比许多中国企业先行了几步。”CEE Equity Partners的15亿美元资金就是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

中国进出口银行每周都与这家总部位于华沙的基金会晤,评估投资机会。虽然安杰耶夫斯基表示,在如何使用这笔投资方面,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但他一直被派去寻找基础设施、电信、能源和专业化生产方面的投资机会,该基金将持有这类投资7至9年。

他们要搜寻的是一片辽阔的区域:从波罗的海国家向南穿越中欧直至前南斯拉夫国家,王红卫需要在中东欧16国每国至少找到一个投资项目。

该基金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寻求更高回报的更宏大努力的一部分。去年9月中旬以来,它已在波兰和匈牙利作出四笔投资。

中国已在塞尔维亚投资20亿美元,并投资15亿欧元升级改造贝尔格莱德至布达佩斯的铁路。黑山和马其顿的新高速公路也得到了中国的10亿欧元投资。

去年12月塞尔维亚总理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 i )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塞尔维亚中文译名中第一个汉字“塞”的意思就是“战略要冲”。

更强有力的投资关系将令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受益。欧盟(EU)东缘的许多国家正为布鲁塞尔方面慷慨的基础设施开发资助开始缩减做着准备,与此同时,中国正热衷于实现投资多元化,减少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依赖。

安杰耶夫斯基说:“中国人相信这会是他们试水的一次良机。中国人迄今的投资多在非洲,现在他们正向南美和东欧拓展。”

他补充说:“这么做的缘由是,他们的大企业基本聚焦于本土市场,而到了某一时刻,本土市场的增长将会放缓。”

CEE Equity Partners也代表着中国企业一次有意识的努力,它们希望与中东欧企业建立友好关系。该地区往往对亚洲资本持怀疑态度。

2011年,中国投资者的声誉在波兰遭受重创——波兰解除了与中国建筑[0.00% 资金 研报]商“中国海外工程公司”(China Overseas Engineering Group)的一个充满争议的高速公路合同,之前双方曾因付款不及时发生纠纷。

中国知名企业在波兰的尝试——比如上海电气[0.00% 资金 研报](Shanghai Electric)参与波兰发电厂建设的竞标——屡次在波兰政府那里碰壁,令中方非常不快。

波兰经济部只有一名官员专职负责撮合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西欧主要国家从事这一工作的官员超过50人。

王红卫说:“我们在这个新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

“我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投资进来……(但)我们需要与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地区的一切伙伴合作。”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编辑:虞雪红   2013.03.24.)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