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在创新型经济方面互补性强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日期:2015-01-05 00:00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E E9EBFE EAEAEF FFFFFF

  2014年12月29日,在离任新闻发布会上,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Wood)表示中英正迈入经贸合作的“黄金时代”,在未来20年,中国向创新型知识经济转型,英国在此方面与中国尤为互补。

  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在中国任职的5年间,中英贸易与投资全面增速。在过去2年中,中国对英国的投资额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中英双边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十几年前当吴思田在牛津上学的时候,中国留学生很少。现在,超过135000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中国成为英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英国计划在2013~2020年间吸引8万中国学生。

  英国高度重视英中关系的发展。“过去5年间,英国一直在缩减驻外使馆的预算。但是英国在华使领馆则扩充了人手,增加了60名工作人员,并将在武汉开设新的领事馆。”大使吴思田表示,这也是双边关系中的一笔“重大投资”。

  关于中英关系的未来,吴思田认为中英两国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在2013年,大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额减少,然而英国对华出口却持上升态势。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年1月至11月中英货物贸易同比增长16.6%,高于中国全球贸易增幅1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第三位。2014年中英双边贸易有望达到800亿美元,向2015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去年6月李克强总理访英时,中英签署了价值约14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483亿元)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将有机会直接参与建设英国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两国政府表示:“双方同意促进中英两国在铁路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包括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和设施维护等。”

  吴思田表示,英国希望中国参与高铁竞标。中英两国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密切合作,高铁则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目前已有中国公司进入英国的基础建设领域如机场、供水等。

  此外,大使吴思田寄语新任驻华大使要自信,两国关系前景广阔。由于中国正在向创新型知识经济转型,双方要重视创新交流合作方式,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返回】 【打印